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准噶尔盆地腹部及周缘地区石炭系构造特征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1页
    1.2 选题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-14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1.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-16页
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-29页
    2.1 准噶尔盆地的大地构造位置第16页
    2.2 准噶尔盆地的构造单元划分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乌伦古坳陷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陆梁隆起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中央坳陷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西部隆起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东部隆起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南缘冲断带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石炭系区域地层层序与岩性特征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额尔齐斯(Ⅱ_1)地层分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北准噶尔(Ⅱ_2)地层分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西准噶尔(Ⅱ_3)地层分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东准噶尔(Ⅱ_4)地层分区第25-26页
    2.4 石炭系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早石炭世沉积相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晚石炭世沉积相特征第27-29页
第3章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东部邻区石炭系构造特征第29-52页
    3.1 盆地腹部陆梁地区石炭系分布与一般构造特征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残留上石炭统的平面分布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残留上石炭统的一般构造特征第30-32页
    3.2 准噶尔盆地东缘地区断裂体系特征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卡拉麦里断裂带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库普断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金格尔达及塔克尔巴斯他乌南麓山前断裂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萨尔布依拉断裂第39页
    3.3 准噶尔盆地腹部断裂体系特征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腹部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腹部断裂规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石炭系断裂发育期次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断裂的构造样式第46-49页
    3.4 准噶尔盆地腹部断裂与东缘断裂的对应关系第49-52页
第4章 石炭纪原型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第52-60页
    4.1 早、晚石炭世板块构造背景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早石炭世板块构造背景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晚石炭世板块构造背景第52-53页
    4.2 早、晚石炭世原型盆地类型第53-56页
    4.3 陆梁地区残留上石炭统的构造演化第56-60页
第5章 腹部石炭系构造与油气的关系第60-70页
    5.1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炭系烃源岩的特征与分布第60-62页
    5.2 盆地改造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储集层的特点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储盖组合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盆地改造对储集层的控制第63-64页
    5.3 腹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模式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石炭系油气藏类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石炭系油气藏的油气富集条件第65-68页
    5.4 有利勘探区块预测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陆梁隆起西部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莫北隆起北部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三个泉隆起北部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五彩湾凹陷第69-70页
第6章 结论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川西坳陷新场构造须二段构造裂缝发育规律研究
下一篇:地震属性分析在南黄海海相中、古生界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