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柴油机电控技术 | 第8页 |
·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ETAS公司的V-CYCLE开发模式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数学建模 | 第18-38页 |
·柴油机物理模型 | 第18页 |
·基本微分方程 | 第18-21页 |
·模型假定 | 第19页 |
·基本微分方程组 | 第19-21页 |
·柴油机缸内热力过程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压缩阶段 | 第21-22页 |
·燃烧阶段 | 第22-23页 |
·膨胀阶段 | 第23-24页 |
·纯排气阶段 | 第24页 |
·进、排气门重叠阶段 | 第24-25页 |
·纯进气阶段 | 第25页 |
·工质的特性参数 | 第25-27页 |
·工质成分 | 第25-26页 |
·工质的绝热指数、气体比热与气体常数 | 第26-27页 |
·缸内过程计算的边界条件 | 第27-34页 |
·燃烧过程的放热规律 | 第27-29页 |
·燃烧室壁面换热规律 | 第29-30页 |
·工质流量和流量系数 | 第30-33页 |
·气缸瞬时工作容积 | 第33-34页 |
·柴油机性能计算 | 第34-37页 |
·柴油机指示性能指标 | 第34-35页 |
·柴油机有效性能指标 | 第35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LABCAR硬件在环仿真环境 | 第38-46页 |
·LABCAR软件组成 | 第38-39页 |
·LABCAR的功能 | 第39-40页 |
·LABCAR用于软件的开发 | 第39-40页 |
·LABCAR用于功能模块的开发 | 第40页 |
·LABCAR中的动态模型的结构 | 第40-42页 |
·LABCAR环境下仿真系统的搭建 | 第42-44页 |
·软件在环(SiL)仿真系统的搭建 | 第43页 |
·硬件在环(HiL)仿真系统的搭建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基于MATLAB/SIMULINK的柴油机工作过程建模与仿真 | 第46-62页 |
·MATLAB/SIMULINK系统仿真模型 | 第46-56页 |
·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| 第46-47页 |
·曲轴转角计算模块 | 第47页 |
·模型协调的实现 | 第47-48页 |
·边界条件模型 | 第48-50页 |
·工作过程主要模块 | 第50-56页 |
·系统仿真结果 | 第56-60页 |
·主要参数仿真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结论 | 第62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A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69页 |
附录B:目标发动机D19的主要参数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