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1 国外光伏发电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内光伏发电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1.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0-13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软开关DC/DC变换器的研究 | 第15-24页 |
2.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及DC/DC 变换分类 | 第15-17页 |
2.1.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 | 第15-16页 |
2.1.2 DC/DC 变换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2 三种主要软开关DC/DC 变换器 | 第17-21页 |
2.3 多种软开关变换器的比较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采用软开关技术的新型Buck-Boost电路的研究 | 第24-38页 |
3.1 改进电路的结构 | 第24-28页 |
3.1.1 Buck-Boost 电路的结构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1.2 加入缓冲电路的Buck-Boost 变换器 | 第26-27页 |
3.1.3 新型Buck-Boost 变换器的结构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 改进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3 改进电路的仿真实现 | 第31-36页 |
3.3.1 常用电路和改进电路的模型搭建 | 第32-33页 |
3.3.2 改进电路的仿真实现 | 第33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基于新型Buck-Boost电路的MPPT理论分析 | 第38-55页 |
4.1 太阳能电池特性 | 第38-41页 |
4.1.1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| 第38-39页 |
4.1.2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| 第39-41页 |
4.2 常见的MPPT 控制算法与模糊控制 | 第41-45页 |
4.2.1 几种常见的MPPT 控制算法 | 第41-44页 |
4.2.2 模糊逻辑控制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3 模糊控制方法实现MPPT 控制 | 第45-47页 |
4.3.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45-46页 |
4.3.2 模糊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及算法参数 | 第47-54页 |
4.4.1 输入和输出变量的确定及模糊化 | 第48-50页 |
4.4.2 控制规则表的建立 | 第50-53页 |
4.4.3 反模糊化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模糊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系统的Matlab/Simulink仿真 | 第55-64页 |
5.1 系统各模块的仿真 | 第55-57页 |
5.1.1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Simulink 建模 | 第55-56页 |
5.1.2 PWM 脉冲信号电路的Simulink 建模 | 第56页 |
5.1.3 模糊控制器模块的Simulink 建模 | 第56-57页 |
5.2 模糊控制与P&O 法的仿真比较 | 第57-61页 |
5.2.1 P&O 法仿真模块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5.2.2 基于模糊控制和P&O 法的MPPT 模型建立与仿真 | 第58-61页 |
5.3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总结 | 第64-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