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金催化的精确量子化学计算

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作用与价值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理论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15-16页
    1.3 金催化的研究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1.4 金催化的简单历史第17-19页
    1.5 金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的国内外相关进展第19页
    1.6 金催化甲酸分解的国内外相关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1-25页
第二章 理论背景第25-42页
    2.1 从头算计算方法简介第25-28页
    2.2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第28-30页
    2.3 密度泛函理论的分类第30-32页
    2.4 双杂化密度泛函第32-34页
    2.5 PCM溶剂化模型第34页
    2.6 金催化计算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第34-37页
    2.7 常用计算软件介绍第37-3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8-42页
第三章 金原子催化一氧化碳氧化——DFT方法的参考标准第42-75页
    3.1 计算方法细节第42-44页
    3.2 Au-CO的计算结果与讨论第44-51页
    3.3 Au-O_2的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1-62页
    3.4 Au原子催化CO氧化第62-71页
    3.5 金原子催化CO氧化的总结第71-7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3-75页
第四章 Au_2和Au_3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第75-88页
    4.1 计算方法细节第75-76页
    4.2 Au_(2-4)吸附CO和O第76-77页
    4.3 Au_2催化CO氧化第77-82页
    4.4 Au_3催化CO氧化第82-86页
    4.5 Au_(1-3)催化CO氧化的总结第86-8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7-88页
第五章 Au_(0-3)催化甲酸分解第88-115页
    5.1 计算方法细节第88-89页
    5.2 没有催化剂下的甲酸分解第89-91页
    5.3 Au原子催化甲酸分解第91-98页
    5.4 Au_2簇催化甲酸分解第98-105页
    5.5 Au_3簇催化甲酸分解第105-110页
    5.6 金催化甲酸分解的比较第110-11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3-115页
第六章 氮硼烷吸附氨气的DFT计算第115-127页
    6.1 背景简介第115-116页
    6.2 实验部分第116-117页
    6.3 计算方法和细节第117-118页
    6.4 计算部分与讨论第118-124页
    6.5 AB吸收氨气总结第124-12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25-127页
作者简介第127页
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27-128页
致谢第128-129页

论文共12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石墨烯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
下一篇:温度及剪切场作用下聚烯烃聚集态结构变化及结构性能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