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 | 第8-16页 |
一、产品缺陷的概念 | 第8-10页 |
(一) 国外对于“产品缺陷”的定义 | 第8页 |
(二) 我国对于“产品缺陷”的定义 | 第8-9页 |
(三) 本文对于“产品缺陷”的定义 | 第9页 |
(四) 产品缺陷的分类 | 第9-10页 |
二、召回的概念 | 第10-13页 |
(一) 召回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召回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(三) 召回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(四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定义 | 第13页 |
三、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与相近制度的区别 | 第13-16页 |
(一) 缺陷产品召回与“三包”的区别 | 第13-14页 |
(二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与售后服务的区别 | 第14页 |
(三) 缺陷产品召回与强制收回的区别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性质、功能及价值目标 | 第16-20页 |
一、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二、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功能 | 第17-18页 |
(一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| 第17页 |
(二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 | 第17页 |
(三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(四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 | 第18页 |
(五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 | 第18页 |
(六)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利于建立信用机制 | 第18页 |
三、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价值目标 | 第18-20页 |
(一) 公平正义价值 | 第19页 |
(二) 安全价值 | 第19页 |
(三) 秩序价值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国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启示 | 第20-25页 |
一、国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相关立法 | 第20-22页 |
(一) 美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| 第20-22页 |
(二) 日本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| 第22页 |
(三) 法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| 第22页 |
二、国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2-25页 |
(一) 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23页 |
(二) 应当设置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机构,明确部门分工 | 第23页 |
(三) 在召回模式上应当采用自愿认证 | 第23页 |
(四) 应当加大对违反缺陷产品召回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惩处力度 | 第23-25页 |
第四章 我国关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| 第25-31页 |
一、我国关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 | 第25-27页 |
(一) 我国有关缺陷产品召回的一般规定 | 第25-26页 |
(二) 我国有关特定种类产品召回的规定 | 第26-27页 |
二、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不足 | 第27-31页 |
(一) 立法上的不足 | 第28页 |
(二) 行政监管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| 第28-29页 |
(三) 没有设立专门的产品缺陷鉴定机构 | 第29页 |
(四) 缺乏相关配套制度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 | 第31-39页 |
一、对我国现有法律的完善 | 第31-33页 |
(一) 对我国《产品质量法》进行完善 | 第31-32页 |
(二) 对我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的完善 | 第32-33页 |
二、制定我国单行的缺陷产品召回法 | 第33-39页 |
(一) 立法原则 | 第33-34页 |
(二) 立法体例 | 第34-35页 |
(三) 立法建议 | 第35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