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燃料与燃烧论文

氧浓度分布对一维平面对冲火焰结构的影响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稀氧部分预混/富氧补燃(ODPP/OESC)燃烧工艺第9-11页
    1.3 NO_X的分类及低排放量措施第11页
    1.4 soot 的形成及其前驱物第11-13页
    1.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-20页
第二章 数值模拟计算和模型介绍第20-28页
    2.1 CHEMKIN 程序包与 OPPDIF 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CHEMKIN 程序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OPPDIF 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物理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2.3 数学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控制方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定解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混合物分数方程第25页
    2.4 燃烧组分的热物性分析第25页
    2.5 燃烧组分的传输特性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2.6 数值求解方法第26页
    2.7 反应机理第26-27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不同燃烧方式的对比分析第28-40页
    3.1 模型设定条件及计算方法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拉伸率计算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参数设定及组分浓度和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第29-33页
    3.2 六种工况模拟结果及理论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火焰结构对比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污染物CO和NO排放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氧浓度对NO生成机理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氧浓度分布对部分预混火焰结构的影响第40-55页
    4.1 部分预混当量比对空气部分预混火焰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设定工况及参数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火焰结构第41-43页
    4.2 部分预混当量比对 ODPP/OESC(18%稀氧)火焰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定工况及参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火焰结构第44-45页
    4.3 部分预混当量比对 ODPP/OESC(18%稀氧/24%富氧)火焰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设定工况及参数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火焰结构第46-47页
    4.4 空气部分预混火焰与 ODPP/OESC 火焰的排放特性比较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EI_(CO)和 EI_(NOx)排放特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C_2H_2浓度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CO 和 NO 生成速率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五章 富氧浓度及稀氧浓度对火焰燃烧的影响第55-73页
    5.1 氧化剂侧富氧浓度对 ODPP/OESC 火焰的影响第55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设定工况及参数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火焰结构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污染物排放特性第61-63页
    5.2 燃料侧稀氧浓度对 ODPP/OESC 火焰的影响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设定工况及参数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火焰结构第66-7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六章 模拟的有效性验证第73-77页
    6.1 实验与模拟工况参数第73-74页
    6.2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第74-76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七章 结论第77-80页
    7.1 本文主要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7.2 下一步工作和建议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表面水滴和覆冰状态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
下一篇: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