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用于金属标签识别技术的电磁模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金属标签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金属标签自动识别关键技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金属标签的电磁模型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第2章 电磁无损检测基本理论第13-33页
    2.1 电磁无损检测技术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2.2 时谐电磁场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时谐电磁场的 Maxwell 方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时谐电磁场位函数的引入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涡流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涡流无损检测的数学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2.4 交流电磁测量技术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ACFM 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ACFM 技术的数学模型第27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金属标签空间电磁场分布模型研究第33-50页
    3.1 金属符号空间电磁场分布模型的建立思路第33-34页
    3.2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分离变量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Green 函数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傅里叶变换法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单个金属符号空间电磁场分布模型的求解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件表面上方空间电磁场标量磁位的确定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金属符号空隙电磁场标量磁位的确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试件上方空间电磁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第45-4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4章 空间电磁场分布模型的改进与仿真第50-64页
    4.1 多个金属符号的空间电磁场分布模型的建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波动方程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 4.2 多个金属符号的空间电磁场分布模型的求解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件表面上方空间电磁场标量磁位的确定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件上金属符号内部空隙场标量磁位的确定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件上方空间电磁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第54-56页
    4.3 单个金属符号存在时空间电磁场分布的仿真结果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无金属符号的导体试件的空间电磁场分布仿真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个金属符号的空间电磁场分布的仿真第60页
    4.4 多个金属符号的空间电磁场分布的仿真结果第60-6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结论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有限数量阵元时间反演性能分析
下一篇:金属标签空间场的分布仿真及测量平台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