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4页 |
1.1 引言 | 第6-7页 |
1.2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| 第7-8页 |
1.3 半导体的表面控制合成 | 第8-12页 |
1.3.1 高活性面暴露的TiO_2的控制合成 | 第9-11页 |
1.3.2 特定面暴露的其它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合成 | 第11页 |
1.3.3 高活性(001)面暴露的锐钛矿TiO_2的独特性质及应用前景 | 第11-12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本研究所用的理论基础及软件介绍 | 第14-23页 |
2.1 量子理论 | 第14-16页 |
2.1.1 非相对论近似 | 第14-15页 |
2.1.2 Bohn-Oppenheimer近似(绝热近似) | 第15页 |
2.1.3 Hartree-Fock近似 | 第15-16页 |
2.2 密度泛函理论(DFT) | 第16-20页 |
2.2.1 Hohenberg-Kohn定理 | 第17-18页 |
2.2.2 Kohn-Sham方程 | 第18-19页 |
2.2.3 交换相关近似 | 第19-20页 |
2.3 赝势 | 第20-21页 |
2.3.1 平面波法 | 第20页 |
2.3.2 赝势 | 第20-21页 |
2.4 计算软件介绍 | 第21-23页 |
2.4.1 CASTEP(Cambridge Serial Total Energy Package)简介 | 第21-22页 |
2.4.2 DMol3简介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非金属元素吸附对六方相WO_3表面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3-30页 |
3.1 前言 | 第23-24页 |
3.2 模型与计算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密度泛函理论究非金属元素吸附对金红石相TiO_2表面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0-36页 |
4.1 前言 | 第30页 |
4.2 模型与计算方法 | 第30-3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2-丙醇在锐钛矿TiO_2(101)和(001)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| 第36-50页 |
5.1 前言 | 第36-37页 |
5.2 模型和计算方法 | 第37-38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9页 |
5.3.1 2-丙醇在(101)面的吸附 | 第38-42页 |
5.3.2 2-丙醇在(001)面的吸附 | 第42-44页 |
5.3.3 电子结构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3.4 覆盖度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乙醇在锐钛矿TiO_2(101)和(001)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| 第50-56页 |
6.1 前言 | 第50页 |
6.2 模型与计算方法 | 第50-51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5页 |
6.3.1 乙醇在(101)面的吸附 | 第51-54页 |
6.3.2 乙醇在(001)面的吸附 | 第54-5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