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项目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数字电视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2.1 我国数字电视简介 | 第14页 |
1.2.2 IP化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 | 第14-16页 |
1.3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发展与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3.1 国内外IP前端系统的发展进程 | 第16-18页 |
1.3.2 数字电视前端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综述 | 第20-27页 |
2.1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概述 | 第20页 |
2.2 传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| 第20-23页 |
2.2.1 传统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构成 | 第20-22页 |
2.2.2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主要设备 | 第22-23页 |
2.3 IP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| 第23-24页 |
2.4 IP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优势 | 第24-25页 |
2.5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构建考虑的因素 | 第25-2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IP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关键技术 | 第27-37页 |
3.1 视频数据传输方式 | 第27页 |
3.1.1 单播 | 第27页 |
3.1.2 广播 | 第27页 |
3.1.3 组播 | 第27页 |
3.2 IP组播技术概述 | 第27-29页 |
3.2.1 IP组播地址 | 第27-28页 |
3.2.2 组播协议的结构 | 第28-29页 |
3.2.3 组播转发机制 | 第29页 |
3.2.4 组播技术的优缺点 | 第29页 |
3.3 TS Over IP技术 | 第29-34页 |
3.3.1 TS Over IP技术简介 | 第29-30页 |
3.3.2 TCP与UDP协议 | 第30-31页 |
3.3.3 RTP协议 | 第31-33页 |
3.3.4 TS流的IP封装 | 第33-34页 |
3.4 媒体传输质量(MDI)技术 | 第34-36页 |
3.4.1 影响IP视频质量的因素 | 第34页 |
3.4.2 媒体传输质量技术简介 | 第34-35页 |
3.4.3 媒体传输质量的关键指标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IP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| 第37-52页 |
4.1 项目背景 | 第37页 |
4.2 项目功能要求 | 第37页 |
4.3 项目设计总述 | 第37-40页 |
4.3.1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38-39页 |
4.3.2 系统处理能力 | 第39页 |
4.3.3 系统安全播出 | 第39-40页 |
4.4 前端系统架构设计 | 第40-44页 |
4.4.1 信源系统 | 第40-41页 |
4.4.2 核心处理系统 | 第41-42页 |
4.4.3 清流备份系统 | 第42-43页 |
4.4.4 网管与时钟同步系统 | 第43页 |
4.4.5 其他子系统 | 第43-44页 |
4.5 前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| 第44-48页 |
4.5.1 数字卫星接收机 | 第44-45页 |
4.5.2 数字编码器 | 第45-46页 |
4.5.3 复用加扰器 | 第46-47页 |
4.5.4 IP-QAM 调制器 | 第47页 |
4.5.5 核心交换机 | 第47-48页 |
4.6 前端系统播出安全与监测 | 第48-51页 |
4.6.1 卫星信号 | 第48-49页 |
4.6.2 ASI 接口信号 | 第49页 |
4.6.3 TS Over IP 信号 | 第49-50页 |
4.6.4 SDI 信号 | 第50页 |
4.6.5 QAM 信号 | 第50页 |
4.6.6 节目监看与录像 | 第50页 |
4.6.7 综合管理平台 | 第50-5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全 IP 的亚运专网前端系统实施方案 | 第52-62页 |
5.1 亚运专网前端系统概述 | 第52-54页 |
5.1.1 珠江数码前端机房 | 第53页 |
5.1.2 亚运城 IBC 机房 | 第53-54页 |
5.2 亚运专网前端系统技术特点 | 第54-56页 |
5.2.1 核心交换理念 | 第54-55页 |
5.2.2 多层备份保护机制 | 第55-56页 |
5.2.3 定长传送 IP 信号 | 第56页 |
5.3 亚运专网信号播出指标测量 | 第56-61页 |
5.3.1 IPQAM 调制输出信号测试 | 第57-59页 |
5.3.2 输入 IPQAM 信号的测试 | 第59-60页 |
5.3.3 图像质量客观测试结果 | 第60页 |
5.3.4 图像主观评价 | 第60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附件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