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| 第7-9页 |
1.2 研究的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行政人格概述 | 第12-17页 |
2.1 人格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2.2 行政人格的内涵 | 第13-14页 |
2.3 行政人格的功能 | 第14-17页 |
2.3.1 对内功能 | 第14-15页 |
2.3.2 对外功能 | 第15-17页 |
第3章 曾国藩行政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| 第17-29页 |
3.1 家庭及学校教育的培养 | 第17-21页 |
3.1.1 家庭教育的培养 | 第17-19页 |
3.1.2 学校教育的培养 | 第19-21页 |
3.2 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 | 第21-25页 |
3.2.1 传统家训的继承 | 第21-23页 |
3.2.2 程朱理学的熏陶 | 第23-25页 |
3.3 从政实践的磨砺 | 第25-29页 |
3.3.1 奉命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坎坷历程 | 第25-27页 |
3.3.2 兴办洋务时的蜕变及处理天津教案的尴尬处境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曾国藩行政人格的主要表现 | 第29-63页 |
4.1 处变不惊的行政理性 | 第30-36页 |
4.1.1 处事圆融 | 第31-33页 |
4.1.2 有勇有谋 | 第33-36页 |
4.2 忠贞不渝的行政情感 | 第36-43页 |
4.2.1 忠孝爱国 | 第37-41页 |
4.2.2 宽恕待人 | 第41-43页 |
4.3 百折不挠的行政意志 | 第43-47页 |
4.3.1 隐忍自胜 | 第44-46页 |
4.3.2 自强自立 | 第46-47页 |
4.4 坚定不移的行政信念 | 第47-54页 |
4.4.1 内圣外王 | 第48-51页 |
4.4.2 克己慎独 | 第51-54页 |
4.5 滴水穿石的行政习惯 | 第54-63页 |
4.5.1 勤俭节约 | 第55-59页 |
4.5.2 廉洁奉公 | 第59-63页 |
第5章 曾国藩行政人格的主要现代价值 | 第63-74页 |
5.1 有助于加强行政人员的德性修养 | 第64-66页 |
5.2 有利于塑造国家行政人员健全的行政人格 | 第66-69页 |
5.3 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| 第69-74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