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新诗论文

非非主义诗派之历史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引言第8-10页
上编:前非非主义(1986—1989)第10-38页
 第一章 当代诗潮的孕育第10-15页
  一、“朦胧诗”的崛起第10-12页
  二、第三代诗人的登场第12-15页
 第二章 前奏——《狼们》与“四川青年诗人协会”第15-19页
  一、《狼们》——一本流产的刊物第15-16页
  二、四川青年诗人协会——群“狼”的闹剧第16-19页
 第三章 前非非主义第19-38页
  一、历经磨难的《非非》创刊号第19-23页
   (一) “非非”的命名第19-21页
   (二) 历经磨难的《非非》创刊号第21-23页
  二、前非非主义诗歌理论第23-27页
   (一) 周伦佑的变构理论第23-25页
   (二) 蓝马的“前文化”理论第25-27页
  三、诗歌大展与《非非评论》第27-30页
   (一) 非非主义与诗歌大展第27-29页
   (二) 《非非评论》第29-30页
  四、非非主义的反响第30-32页
  五、危机四伏与诗人的分裂第32-38页
   (一) 危机四伏第32-35页
   (二) 诗人的分裂第35-38页
下编:后非非主义(1992—至今)第38-51页
 第一章 复刊与“红色写作”理论第38-44页
  一、复刊第38-41页
  二、“红色写作”理论第41-44页
 第二章 再复刊与“体制外写作“的命名第44-51页
  一、再复刊第44-46页
  二、体制外写作第46-51页
余论:当代诗坛的奇迹第51-56页
 一、《非非》:一份杂志的传奇第51-53页
 二、一个领袖和一套理论第53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附录第58-75页
后记第75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学习与批判》“文艺评论”研究
下一篇: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王海鸰作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