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1.1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综述,气候学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1.2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| 1.3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机制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1.4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1.5 本文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| 第19-22页 |
| 2.1 资料介绍 | 第19页 |
| 2.2 方法说明 | 第19-22页 |
| 2.2.1 student t 检验 | 第19页 |
| 2.2.2 相关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2.2.3 单序列相关性 T 检验 | 第20页 |
| 2.2.4 小波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中、低层副高强度和位置的气候特征 | 第22-41页 |
| 3.1 850hPa 与 500hPa 副高强度和位置多年月平均的气候态特征 | 第22-25页 |
| 3.2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多年平均的气候态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3.3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指数年变化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3.4 夏季 850hPa 和 500hPa 多年平均位势高度场的方差分布 | 第27-29页 |
| 3.5 夏季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| 第29-36页 |
| 3.5.1 6 月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| 第29-31页 |
| 3.5.2 7 月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| 第31-33页 |
| 3.5.3 8 月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| 第33-36页 |
| 3.6 夏季 850hPa 和 500hPa 副高面积指数的周期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3.7 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第四章 夏季中、低层副高强度异常时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| 第41-69页 |
| 4.1 夏季副高强度异常的分类 | 第41-43页 |
| 4.2 夏季副高强度异常时高低空纬向风场的特征 | 第43-51页 |
| 4.2.1 夏季副高与高低空纬向风场的相关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4.2.2 6 月副高强度异常时 200hPa 纬向风场的特征 | 第47-48页 |
| 4.2.3 7 月副高强度异常时 200hPa 纬向风场的特征 | 第48-49页 |
| 4.2.4 8 月副高强度异常时 200hPa 纬向风场的特征 | 第49-51页 |
| 4.3 夏季副高强度异常时低层矢量风场的特征 | 第51-56页 |
| 4.3.1 6 月副高强度异常时 850hPa 矢量风场的特征 | 第51-53页 |
| 4.3.2 7 月副高强度异常时 850hPa 矢量风场的特征 | 第53-54页 |
| 4.3.3 8 月副高强度异常时 850hPa 矢量风场的特征 | 第54-56页 |
| 4.4 夏季副高异常时垂直运动场的特征 | 第56-65页 |
| 4.4.1 850hPa 副高强度与垂直运动场的相关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4.4.2 500hPa 副高强度与垂直运动场的相关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4.4.3 夏季副高异常时 850hPa 垂直运动场的特征 | 第58-61页 |
| 4.4.4 夏季副高异常时 500hPa 垂直运动场的特征 | 第61-65页 |
| 4.5 夏季副高与 300hPa 位势高度场的相关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4.6 小结 | 第67-69页 |
| 第五章 夏季副高强度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联系 | 第69-81页 |
| 5.1 夏季副高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5.2 夏季副高异常时太平洋 SST 异常场的特征 | 第71-75页 |
| 5.2.1 6 月 SST 异常场的合成分析 | 第71-73页 |
| 5.2.2 7 月 SST 异常场的合成分析 | 第73-74页 |
| 5.2.3 8 月 SST 异常场的合成分析 | 第74-75页 |
| 5.3 夏季副高面积指数年际变化与关键海区 SSTA 的关系 | 第75-79页 |
| 5.3.1 850hPa 副高面积指数与 Nino 指数的时滞相关 | 第76-77页 |
| 5.3.2 500hPa 副高面积指数与 Nino 指数的时滞相关 | 第77-79页 |
| 5.3.3 副高面积指数与其他关键海域 SSTA 的时滞相关 | 第79页 |
| 5.4 小结 | 第79-8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81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90页 |
| 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