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高能效JPEG图像编码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3-15页 |
2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图像编码概述 | 第15-27页 |
2.1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| 第15-18页 |
2.1.1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| 第15-17页 |
2.1.2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2.2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| 第18-24页 |
2.2.1 图像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18-19页 |
2.2.2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分类 | 第19-23页 |
2.2.3 图像压缩的性能评价和度量 | 第23-24页 |
2.3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图像编码面临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2.4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图像编码的设计目标 | 第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基于兴趣区域检测的JPEG编码算法 | 第27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3.2 JPEG编码过程研究 | 第28-29页 |
3.2.1 JPEG编码简介 | 第28页 |
3.2.2 JPEG编码过程 | 第28-29页 |
3.3 JPEG编码算法的改进 | 第29-31页 |
3.3.1 基于变化检测的兴趣区域定位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3.2 基于兴趣区域的JPEG编码算法 | 第30-31页 |
3.4 能量模型与分析 | 第31-38页 |
3.4.1 JPEG编码算法能量模型与分析 | 第31-36页 |
3.4.2 改进JPEG编码算法的能量模型与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5 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5.1 参考帧和当前帧压缩效果 | 第38-39页 |
3.5.2 不同变化检测方法压缩对比 | 第39-41页 |
3.5.3 不同帧压缩效果 | 第41-4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4 分级兴趣区域的JPEG编码算法研究 | 第43-53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可变DCT裁剪系数算法 | 第43-45页 |
4.2.1 基于正方形的裁剪算法 | 第43-44页 |
4.2.2 基于三角形的裁剪算法 | 第44页 |
4.2.3 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 可变DCT系数能量模型分析 | 第45-50页 |
4.3.1 S-DCT能量模型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3.2 T-DCT能量模型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4 分级兴趣区域JPEG编码算法 | 第50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环境变化影响下图像单目标兴趣区域选择 | 第53-61页 |
5.1 引言 | 第53页 |
5.2 历史帧定位兴趣区域 | 第53-58页 |
5.2.1 历史帧二值化处理 | 第53-54页 |
5.2.2 二值化图像连通面积计算 | 第54-56页 |
5.2.3 历史帧单目标兴趣区域确定 | 第56-57页 |
5.2.4 当前帧单目标兴趣区域的预测 | 第57-58页 |
5.3 仿真实验 | 第58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总结 | 第61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