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

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符号说明第14-15页
第一章 余甘子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(综述)第15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化学成分研究第1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鞣质类化合物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酚酸类化合物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黄烷醇类化合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黄酮类化合物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倍半萜类化合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甾体类化合物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7 脂肪酸类化合物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8 其他类型化合物第36-37页
    第二节 生物活性研究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抗衰老作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保肝、护肝作用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 降血糖,改善糖尿病作用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抗癌变、抗肿瘤作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抗菌、抗病毒作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7 降血脂作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8 保护心血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9 其他第42页
    小结第42-44页
第二章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第44-76页
    第一节 前言第44页
    第二节 结构鉴定第44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鉴定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定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倍半萜类化合物的鉴定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酚酸类及其衍生类化合物的鉴定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甾体类化合物的鉴定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6 糠醛类化合物的鉴定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其他类化合物第61-62页
    第三节 实验部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仪器与试剂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植物材料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提取与分离第62-63页
    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第63-7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0-76页
第三章 余甘子的生物活性研究第76-80页
第四章 三叶青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80-97页
    第一节 化学成分研究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黄酮类化合物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脂肪酸类化合物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其他类化合物第82-83页
    第二节 生物活性研究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抗肿瘤作用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保护肝脏作用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抗病毒作用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抗炎、镇痛作用第85页
    第三节 三叶青的化学成分研究第85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结构鉴定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第91-9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4-97页
第五章 两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手性分离第97-107页
    Summary第97页
    5.1 Introduction第97-98页
    5.2 Materials and Methods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Chemicals and reagents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hromatographic system and conditions第99页
    5.3 Results and Discussion第99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Optimiz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Online coupling HPLC-CD第102-104页
    5.4 Conclusion第104页
    References第104-107页
致谢第107-10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8-109页
附录 化合物图谱第109-116页
附件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手术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
下一篇: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效果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