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组织建设论文--党的干部工作论文

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问题研究--基于山东省JY县的调查与分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可能的创新点第16-17页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7-2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激励机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正向激励机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干部正向激励机制第18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需要层次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强化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期望理论第20-23页
第3章 山东省JY县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问题调查与分析第23-35页
    3.1 调查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调查对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调查实施方案第23-25页
    3.2 调查结果分析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问卷结果显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当前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缺失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社会转型期干部正向激励机制存在缺失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第32-35页
第4章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实践的经验借鉴第35-43页
    4.1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实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英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实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美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实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新加坡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实践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实践的经验借鉴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健全的法律法规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完善的激励制度第38-43页
第5章 我国干部正向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第43-45页
    5.1 广西凭祥市在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方面的实践探索第43页
    5.2 甘肃威武市凉州区在部正向激励机制方面的实践探索第43-44页
    5.3 山东东营市河口区在干部正向激励机制方面的实践探索第44-45页
第6章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第45-53页
    6.1 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向激励作用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选准用好干部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加大交流力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拓宽晋升渠道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推进能上能下第46-47页
    6.2 强化监督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预防式监督管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完善考核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第48页
    6.3 强化薪酬待遇的正向激励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完善干部正常增资机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积极推进工资制度改革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落实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第49页
    6.4 强化宣传教育的正向激励作用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注重思想政治学习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强化教育培训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注重典型示范第51页
    6.5 强化对干部关怀的正向激励作用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用好日常考核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建立约谈制度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加强思想激励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5.4 注重解决个人实际困难第52-53页
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第53-55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7.2 研究局限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附录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3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研究--以京郊M镇为例
下一篇:人格特质、传播动机与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