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符号与缩略语 | 第12-13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第一章 弓形虫研究概述 | 第13-21页 |
1 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 | 第13-15页 |
1.1 弓形虫病原学 | 第13页 |
1.2 弓形虫生活史 | 第13-14页 |
1.3 弓形虫诊断相关抗原 | 第14-15页 |
2 弓形虫流行病学及危害 | 第15-17页 |
2.1 弓形虫流行病学 | 第15页 |
2.2 弓形虫的流行环节 | 第15-16页 |
2.3 发病机理 | 第16页 |
2.4 临床表现 | 第16-17页 |
3 弓形虫诊断方法 | 第17-18页 |
3.1 病原学方法 | 第17页 |
3.2 免疫学方法 | 第17页 |
3.3 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17-18页 |
4 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的依据 | 第18页 |
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-21页 |
第二篇 试验部分 | 第21-55页 |
第二章 抗CAg单抗及抗ESA多抗的制备 | 第21-33页 |
1 材料 | 第21-23页 |
1.1 虫株和动物 | 第21页 |
1.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| 第21-22页 |
1.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| 第22页 |
1.4 试验相关溶液配制 | 第22-23页 |
2 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1 纯化弓形虫速殖子的制备 | 第23页 |
2.2 CAg阳性血清样本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3 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(ESA)的制备 | 第24页 |
2.4 抗CAg抗体的制备 | 第24-26页 |
2.5 CAg抗原对抗ESA单抗的再筛选 | 第26-27页 |
2.6 单抗小鼠腹水及兔多抗的制备 | 第27页 |
2.7 抗CAg抗体性质的鉴定 | 第27-28页 |
3 结果 | 第28-31页 |
3.1 CAg阳性血清样本的制备 | 第28页 |
3.2 免疫动物血清效价测定 | 第28页 |
3.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细胞株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3.4 单抗亚型鉴定及腹水单抗的效价 | 第29-30页 |
3.5 单抗识别抗原表位的初步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6 间接免疫荧光(IFA)鉴定 | 第31页 |
4 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双抗夹心ABC-ELISA方法的建立 | 第33-41页 |
1 试验材料 | 第33页 |
1.1 试剂及试剂盒 | 第33页 |
1.2 血清样本 | 第33页 |
2 方法 | 第33-36页 |
2.1 抗体纯化及标记 | 第33-34页 |
2.2 双抗夹心ABC-ELISA步骤 | 第34页 |
2.3 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34-35页 |
2.4 双抗体夹心ABC-ELISA性质的鉴定 | 第35页 |
2.5 人工感染犬血清、标准阳性血清和自然感染动物血清的检测 | 第35-36页 |
3 结果 | 第36-39页 |
3.1 ELISA反应条件优化 | 第36-37页 |
3.2 双抗体夹心ABC-ELISA性质的鉴定 | 第37-38页 |
3.3 动物血清的检测 | 第38-39页 |
4 讨论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| 第41-55页 |
1 材料 | 第41-42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42页 |
1.2 血清样本 | 第42页 |
1.3 相关溶液配制 | 第42页 |
2 方法 | 第42-49页 |
2.1 抗体和器皿的预处理 | 第42-43页 |
2.2 胶体金的制备及性质鉴定 | 第43页 |
2.3 胶体金标记抗体 | 第43-44页 |
2.4 免疫层析测试条的组装 | 第44-45页 |
2.5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原理 | 第45-46页 |
2.6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| 第46-47页 |
2.7 免疫层析胶体金试纸条的优化 | 第47页 |
2.8 免疫层析纸条特性的检测 | 第47-49页 |
3 结果 | 第49-54页 |
3.1 胶体金制备 | 第49-50页 |
3.2 胶体金标记抗体 | 第50页 |
3.3 免疫层析胶体金试纸条的优化 | 第50-52页 |
3.4 免疫层析试纸条特性的检测 | 第52-54页 |
4 讨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3页 |
全文总结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