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根系动态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根系动态与磷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1.2.3 间作体系与磷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| 第15-16页 |
1.2.4 玉米/紫花苜蓿间作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5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| 第17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1.3.1 科学问题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8-19页 |
2 研究地点概况和试验方法 | 第19-26页 |
2.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| 第19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19-25页 |
2.2.1 试验材料 | 第19页 |
2.2.2 试验设计 | 第19-21页 |
2.2.3 根系动态与根系周转相关指标的测定 | 第21-24页 |
2.2.4 作物产量 | 第24页 |
2.2.5 磷素相关指标 | 第24-25页 |
2.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| 第25-2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56页 |
3.1 玉米/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产量、生物量、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效磷 | 第26-32页 |
3.1.1 作物产量、生物量 | 第26-29页 |
3.1.2 土壤含水量、土壤有效磷 | 第29-32页 |
3.2 玉米/紫花苜蓿间作体系磷素吸收和利用 | 第32-37页 |
3.2.1 作物磷含量 | 第32-34页 |
3.2.2 作物磷素吸收量 | 第34-35页 |
3.2.3 作物磷素利用效率 | 第35-37页 |
3.3 玉米/紫花苜蓿间作体系根系动态与磷素吸收利用关系 | 第37-53页 |
3.3.1 不同处理下的根数量 | 第37-38页 |
3.3.2 不同处理下作物根系动态的季节变化特征 | 第38-41页 |
3.3.3 不同处理下作物根系动态特征 | 第41-45页 |
3.3.4 不同处理下作物根系平均寿命和周转率特征 | 第45-49页 |
3.3.5 不同处理下根生存曲线、同生根存活曲线 | 第49-53页 |
3.4 作物根系周转率与产量、磷含量、磷素吸收量、磷素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 | 第53-56页 |
4 讨论 | 第56-60页 |
4.1 间作和施磷水平对根系动态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4.2 间作对作物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3 间作体系下根系动态与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关系 | 第59-60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60-61页 |
5.2 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61页 |
5.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