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古道刺槐幼龄林施肥效应研究
| 符号说明 | 第4-7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页 |
| 1 引言 | 第9-14页 |
| 1.1 林地施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2 刺槐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3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的影响 | 第11-14页 |
| 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与方法 | 第14-19页 |
| 2.1 试验地概况 | 第14页 |
| 2.2 试验材料 | 第14页 |
| 2.3 试验设计 | 第14-15页 |
| 2.3.1 大田试验设计 | 第14-15页 |
| 2.4 试验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2.4.1 大田试验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2.4.2 生长量调查方法 | 第16页 |
| 2.4.3 生物量调查方法 | 第16页 |
| 2.4.4 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| 第16页 |
| 2.4.5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2.4.5.1 碱解氮的测定方法 | 第16页 |
| 2.4.5.2 速效钾的测定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2.4.5.3 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| 第17页 |
| 2.4.6 土壤酶的测定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2.5 数据处理 | 第18-19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8页 |
| 3.1 试验地土壤本底调查 | 第19-21页 |
| 3.2 连年施肥对刺槐胸径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| 3.3 以胸径为因变量的施肥效果统计学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3.3.1 2012年回归模型 | 第23页 |
| 3.3.2 2013年回归模型 | 第23页 |
| 3.3.3 2014年回归模型 | 第23页 |
| 3.3.4 2015年回归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3.4 大田施肥技术对刺槐林胸径生长的影响 | 第24页 |
| 3.5 大田施肥对刺槐光合、蒸腾作用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| 3.6 施肥对刺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3.7 施肥对试验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3.8 施肥对试验地土壤酶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4 讨论 | 第28-29页 |
| 4.1 连年施肥对刺槐胸径增长的影响 | 第28页 |
| 4.2 刺槐的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监测 | 第28页 |
| 4.3 不同施肥技术对刺槐生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4.4 施肥对刺槐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9页 |
| 5 结论 | 第29-31页 |
| 6 参考文献 | 第31-35页 |
| 致谢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