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技术壁垒的特点与对应措施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2页 |
| 1 导论 | 第12-18页 |
| ·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选题目的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|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和新技术贸易壁垒的特点 | 第18-26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标准 | 第18-21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| 第18-19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标准 | 第19页 |
| ·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构成形式 | 第19-21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的概念 | 第21页 |
| ·新技术贸易壁垒的一般特点 | 第21-23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的特点 | 第23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日益强化的原因 | 第23-26页 |
| ·金融危机的推动及其它壁垒的弱化 | 第23-24页 |
| ·人们生态环保、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| 第24页 |
| ·国家间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 | 第24-26页 |
|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约束与协调 | 第26-30页 |
| ·《贸易技术壁垒协议》(TBT 协议) | 第26-28页 |
| ·《贸易技术壁垒协议》发展简介 | 第26-27页 |
| ·《贸易技术壁垒协议》内容与原则 | 第27-28页 |
| ·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》(SPS 协议) | 第28-29页 |
| ·《实施卫生与植物措施协议》发展简介 | 第28页 |
| ·《实施卫生与植物措施协议》的内容与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·《服务贸易总协定》中的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条款 | 第29-30页 |
| 4 新技术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| 第30-42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| 第30-38页 |
| ·技术壁垒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30-33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| 第33-38页 |
| ·新技术壁垒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| ·挤压企业市场利润 | 第38页 |
| ·加剧企业倒闭现象 | 第38-39页 |
| ·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| 第39-40页 |
| ·迫使企业技术创新 | 第40-42页 |
| 5 我国如何应对日益盛行的新技术贸易壁垒 | 第42-50页 |
| ·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积极应对新技术壁垒 | 第42-45页 |
| ·制定宏观战略规划,应对国外技术壁垒 | 第42-43页 |
| ·加强标准体系建设,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 | 第43页 |
| ·组织协调各种资源,协助企业跨越壁垒 | 第43-44页 |
| ·研究国际技术壁垒,组织企业学习探讨 | 第44页 |
| ·组织企业积极上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| 第44-45页 |
| ·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积极应对新技术壁垒 | 第45-47页 |
| ·加大产品科研投入,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| 第45页 |
| ·积极申请国际认证,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 | 第45-46页 |
| ·考察新兴市场需求,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| 第46-47页 |
| ·加紧研究相关壁垒,不断学习WTO 规则 | 第47页 |
| ·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,积极应对新技术壁垒 | 第47-50页 |
| ·发挥强梁纽带作用,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| 第48页 |
| ·积极参与政府谈判,协助企业解决争议 | 第48-49页 |
| ·组织举办产品展会,不断拓宽企业市场 | 第49页 |
| ·加强国际交流合作,促进平等沟通协商 | 第49-50页 |
| 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