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简介 | 第11-18页 |
1.1.1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工艺过程概述 | 第11页 |
1.1.2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工艺优点 | 第11-13页 |
1.1.3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1.4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1.1.5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工艺特点及现状 | 第18-25页 |
1.2.1 粉末 | 第18-20页 |
1.2.2 粘结剂 | 第20-22页 |
1.2.3 喂料的混炼 | 第22页 |
1.2.4 注射成形 | 第22-23页 |
1.2.5 脱脂与烧结 | 第23-25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5页 |
1.4 研究过程 | 第25-26页 |
1.5 研究特色 | 第26-27页 |
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样制备及分析方法 | 第27-35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2.2 试验设备 | 第28-29页 |
2.3 试样制备 | 第29-30页 |
2.4 试验方案的制定 | 第30-31页 |
2.5 试样的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5.1 试样实际密度的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5.2 试条维氏硬度的测试 | 第32页 |
2.5.3 试条的弯曲性能测试 | 第32-33页 |
2.5.4 烧结后线收缩率的计算 | 第33页 |
2.5.5 试样脱脂率的计算 | 第33-34页 |
2.6 试条的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溶剂脱脂工艺的研究 | 第35-49页 |
3.1 溶剂脱脂的机理 | 第35-37页 |
3.2 工艺参数对溶剂脱脂的影响 | 第37-44页 |
3.2.1 脱脂温度对溶剂脱脂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2.2 脱脂时间对溶剂脱脂率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2.3 脱脂坯件厚度对溶剂脱脂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2.4 脱脂坯件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对溶剂脱脂率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3 试样溶剂脱脂后的显微形貌与硬度的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3.1 显微形貌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3.2 硬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4 溶剂脱脂过程中的保形和缺陷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热脱脂工艺研究 | 第49-57页 |
4.1 热脱脂过程及其机理 | 第49-50页 |
4.2 溶剂脱脂后的热脱脂工艺研究 | 第50-54页 |
4.2.1 试样的DSC测试及热脱脂工艺曲线的研究 | 第50-52页 |
4.2.2 热脱脂后的脱脂率与表面显微形貌及XRD衍射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3 热脱脂缺陷与避免 | 第54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脱脂坯烧结工艺研究 | 第57-77页 |
5.1 注射成形烧结理论基础 | 第57-59页 |
5.1.1 烧结基本原理 | 第57-58页 |
5.1.2 高Nb-TiAl合金烧结机理 | 第58-59页 |
5.2 高Nb-TiAl合金MIM烧结工艺曲线图 | 第59-60页 |
5.3 烧结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0-73页 |
5.3.1 线收缩率分析 | 第60-63页 |
5.3.1.1 长条试样的线收缩率 | 第60-61页 |
5.3.1.2 拉伸试样的线收缩率 | 第61-62页 |
5.3.1.3 涡轮试样的线收缩率 | 第62-63页 |
5.3.2 烧结密度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3.3 抗弯强度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3.4 烧结体的维氏硬度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3.5 XRD衍射图样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3.6 显微组织分析 | 第67-71页 |
5.3.6.1 腐蚀表面显微组织观察 | 第67-68页 |
5.3.6.2 烧结体表面组织成分确定 | 第68-71页 |
5.3.7 抗弯测试断口形貌分析 | 第71-73页 |
5.4 烧结缺陷及其控制 | 第73-7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