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情况 | 第8-9页 |
1.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1.1.2 国内外研究的情况 | 第8-9页 |
1.2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的内容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论文的结构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TCP/IP协议与的Wireshark核心解码部分 | 第12-22页 |
2.1 TCP/IP相关理论 | 第12-16页 |
2.1.1 TCP/IP协议簇 | 第12-14页 |
2.1.2 数据包装分用 | 第14-16页 |
2.2 TCP/IP的数据结构 | 第16-21页 |
2.2.1 IP的数据格式 | 第16-18页 |
2.2.2 TCP数据格式 | 第18-19页 |
2.2.3 Wireshark的核心解码部分 | 第19-2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基于Wireshark的远程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 | 第22-30页 |
3.1 整体设计 | 第22-24页 |
3.2 基于WinPcap捕捉数据包的原理 | 第24-26页 |
3.3 协议解码的原理 | 第26-27页 |
3.4 入侵检测模块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4.1 整体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3.4.2 常用入侵检测方法 | 第28-2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基于wireshark的远程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 | 第30-56页 |
4.1 基于Winpcap的数据采集模块 | 第31-33页 |
4.2 控制模块和通信协议 | 第33-43页 |
4.2.1 通信的整个过程 | 第33-35页 |
4.2.2 丢包处理与同步 | 第35-37页 |
4.2.3 命令控制模块的实现 | 第37-43页 |
4.3 数据分析模块 | 第43-45页 |
4.3.1 解码器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4.3.2 函数的调用关系 | 第44-45页 |
4.4 入侵检测模块 | 第45-52页 |
4.4.1 入侵规则库的建立 | 第45-47页 |
4.4.2 分析模块 | 第47-50页 |
4.4.3 响应及统计模块的实现 | 第50-52页 |
4.5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6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56-58页 |
5.1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56页 |
5.2 对未来的展望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