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公安行政工作论文

涉警网络舆情治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 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理论工具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(四)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主要内容第15页
    (五) 创新与不足第15-17页
二、对涉警网络舆情界定第17-21页
    (一) 涉警网络舆情的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(二) 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焦度与高敏感度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偏差性与虚假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负面的涉警信息占据涉警网络舆情的主要方面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4、部分涉警舆情影响社会治安面稳定第19-21页
三、涉警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及对其治理的意义第21-24页
    (一) 涉警网络舆情对执法行政工作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公安机关丧失权威和公信力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个人利益诉求期望值提升,增大事件处置难度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引发群体性事件,加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损害公安队伍形象,影响公安工作和建设大局第22页
    (二) 涉警网络舆情治理的意义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拓宽警务工作信息渠道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分化治理,维护社会稳定第23-24页
四、我国涉警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第24-28页
    (一) 源头预防不到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队伍建设不足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思想认识不到位第25页
    (二) 舆情处置队伍不专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监管主体不明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缺乏常设机构第26页
    (三) 应对技巧不足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形象的正面宣传难第27-28页
五、涉警网络舆情高发的原因第28-32页
    (一) 涉警网络舆情防范不到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问题时有发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思想观念停滞不前第28-29页
    (二) 社会分工不明确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舆情涉及部门众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舆情处置机构建设滞后第29-30页
    (三) 处置能力不足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处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公安机关公信力缺失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公众民主参与意识觉醒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公安机关执法的社会环境恶化第31-32页
六、应对涉警网络舆情的对策第32-39页
    (一) 健全制度,提升预防能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强化公安队伍建设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强化舆情意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完善领导考评及责任追究制度第33页
    (二) 设置专业的舆情管理队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设立常设机构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强化自身媒体建设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健全部门联动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 强化应对机制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健全引导机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与媒体的沟通合作机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力度第37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管理研究--以H大学为例
下一篇: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取证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