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--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

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变格局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9-20页
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第20-23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域第20-21页
    2.2 自然条件第21页
    2.3 经济条件第21-22页
    2.4 社会状况第22页
    2.5 数据来源第22-23页
3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测算方法第23-32页
    3.1 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概念界定及指标说明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概念界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指标数据说明第23-24页
    3.2 指标构建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人口指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经济指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政策指标第27-29页
    3.3 年均变化率第29-30页
    3.4 熵值法的简介第30-32页
4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测算结果与分析第32-46页
    4.1 湖北省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压力指数综合测算结果第32页
    4.2 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变分析第3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间动态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耕地非农化压力的空间分布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4.4 耕地非农化压力的绝对变化第43-44页
    4.5 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重心迁移路径及迁移距离第44-46页
5 结论与讨论第46-4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6-48页
    5.2 讨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结论评述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8-49页
6 政策建议第49-53页
    6.1 控制城市人口的数量,改善人均建设用地需求第49-50页
    6.2 经济发展与建成区建设相协调第50页
    6.3 改良政府制定政策的功能第50-51页
    6.4 依据耕地非农化压力进行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分配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北黄土丘陵区枣林休眠期土壤水分与温度特征研究
下一篇: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硫素时空变异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