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、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超高强度钢板在热冲压上应用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热冲压成形技术分析 | 第11-12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1.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2、超高强度钢热成形理论基础 | 第16-24页 |
2.1 热成形技术原理 | 第16-18页 |
2.1.1 热成形技术基本原理 | 第16页 |
2.1.2 热成形技术宏观原理 | 第16-17页 |
2.1.3 热成形技术微观原理 | 第17-18页 |
2.2 热成形过程中传热原理 | 第18-21页 |
2.2.1 传热的几种方式及固固传热 | 第18-19页 |
2.2.2 导热方程和定解条件 | 第19-21页 |
2.3 超高强度钢热成形模具及实验系统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3.1 模具系统介绍 | 第21-22页 |
2.3.2 实验系统介绍 | 第22-24页 |
3、BR1500HS热成形基础工艺参数及换热系数研究 | 第24-42页 |
3.1 板料空冷过程的模拟及工艺参数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2 不同成形方式制件工艺参数及性能分析 | 第26-35页 |
3.3 BR1500HS热冲压成形技术模具系统传热换热系数计算 | 第35-40页 |
3.3.1 热成形板料与模具接触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2 热冲压成形传热简化分析数值模拟介绍 | 第37-38页 |
3.3.3 实验比较验证 | 第38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4、BR1500HS热成形连续冲压热平衡温度变化及工艺参数研究 | 第42-72页 |
4.1 BR1500HS热成形模具系统分析及前处理 | 第42-46页 |
4.1.1 数值模拟的方法 | 第42页 |
4.1.2 初始条件与简化 | 第42-43页 |
4.1.3 网格的划分 | 第43-44页 |
4.1.4 热量分布 | 第44-46页 |
4.2 单个冲压周期内不同成形方式模具及板料的温度变化 | 第46-49页 |
4.2.1 板料在液压机上成形过程中模具温度场分布 | 第46-48页 |
4.2.2 板料在机械压力机上成形过程中模具温度场分布 | 第48-49页 |
4.3 单个冲压周期内模具及板料的温度变化规律 | 第49-55页 |
4.4 连续冲压循环次数对模具温度和板料冷却效果影响 | 第55-60页 |
4.5 连续冲压板料初始温度对模具冷却系统影响 | 第60-64页 |
4.6 连续冲压保压压力对板料及模具系统影响 | 第64-65页 |
4.7 连续冲压保压时间对板料及模具系统影响 | 第65-67页 |
4.8 连续冲压模具初始温度对板料终了温度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5 板料温度场热平衡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2-78页 |
5.1 热平衡稳定循环的温度场情况及判定方法 | 第72-73页 |
5.2 BR1500HS热成形模具系统热平衡与板料的初始温度关系 | 第73-74页 |
5.3 BR1500HS热成形模具系统热平衡与模具的初始温度关系 | 第74-75页 |
5.4 BR1500HS热成形模具系统热平衡与水道直径关系 | 第75-76页 |
5.5 BR1500HS热成形模具系统热平衡与保压时间关系 | 第76-7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6.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6.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