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山凹陷流一段油气成藏条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9-15页 |
第一章 区域石油地质特征 | 第15-29页 |
1.1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| 第15-24页 |
1.1.1 主要构造特征 | 第15-20页 |
1.1.2 构造成因与演化史 | 第20-24页 |
1.2 地层及沉积环境特征 | 第24-27页 |
1.3 储盖组合特征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 | 第29-32页 |
2.1 流一段油气分布特点 | 第29-30页 |
2.2 油气藏特征和类型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 | 第32-43页 |
3.1 烃源岩条件 | 第32-36页 |
3.2 储层条件 | 第36-40页 |
3.2.1 储层特征 | 第36-37页 |
3.2.2 储层预测 | 第37-40页 |
3.3 盖层条件 | 第40-41页 |
3.4 圈闭条件 | 第41-42页 |
3.5 油气运移条件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| 第43-49页 |
4.1 永安地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| 第43-45页 |
4.2 花场地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| 第45-47页 |
4.3 油气成藏模式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有利区带预测 | 第49-64页 |
5.1 朝阳构造有利含油气区带 | 第49-54页 |
5.1.1 基本情况 | 第49-50页 |
5.1.2 区带评价 | 第50-54页 |
5.2 花场构造有利含油气区带 | 第54-60页 |
5.2.1 基本情况 | 第54-56页 |
5.2.2 区带评价 | 第56-60页 |
5.3 永安构造有利含油气区带 | 第60-64页 |
5.3.1 基本情况 | 第60-62页 |
5.3.2 区带评价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作者简介、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