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PtolemyⅡ的IEEE1588v2时钟同步信号容错算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IEEE1588v2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Ptolemyll建模思想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时钟信号容错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IEEE1588v2协议标准 | 第17-31页 |
2.1 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2 IEEE1588v2的特点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2.1 同步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2.2 时间同步精确度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2.3 最佳主时钟算法 | 第22-24页 |
2.2.4 PTP报文 | 第24-25页 |
2.3 网络时钟节点的拓扑结构 | 第25-26页 |
2.4 IEEE1588v2版本新机制 | 第26-29页 |
2.4.1 透明时钟机制 | 第26-27页 |
2.4.2 路径延迟测量机制 | 第27-29页 |
2.5 与其他时钟同步协议比较 | 第29-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Ptolemyll的建模思想 | 第31-41页 |
3.1 引言 | 第31-32页 |
3.2 面向执行体的设计思想 | 第32-35页 |
3.2.1 执行体的概念 | 第32-33页 |
3.2.2 面向执行体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2.3 时钟同步信号容错算法的执行体 | 第34-35页 |
3.3 系统层次异构的思想 | 第35-37页 |
3.4 Ptolemyll的计算域 | 第37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复杂网络时间同步信号容错算法 | 第41-48页 |
4.1 异常时间同步信号产生的原因 | 第41页 |
4.2 同步时间实时检错修正算法 | 第41-43页 |
4.2.1 最大差值检错算法 | 第41-43页 |
4.2.2 网络拓扑路径选择算法 | 第43页 |
4.3 同步信号容错算法的计算流程 | 第43-46页 |
4.4 与3σ检错算法的比较 | 第46-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建模测试与分析 | 第48-60页 |
5.1 IEEE1588同步机制建模 | 第48-54页 |
5.1.1 Ptolemyll建模 | 第48-52页 |
5.1.2 仿真测试与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2 复杂网络容错机制 | 第54-58页 |
5.2.1 Ptolemyll建模 | 第54-56页 |
5.2.2 仿真测试与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3页 |
6.1 总结 | 第60-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