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2.1 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变迁 | 第12-15页 |
1.2.2 物流金融风险防控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3 国内外物流金融的发展环境差异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思路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物流金融相关概念及ZY物流公司融资模式 | 第20-28页 |
2.1 物流金融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2 物流金融融资模式 | 第21-23页 |
2.2.1 基于质押品的物流金融融资模式 | 第21-22页 |
2.2.2 基于贸易合同的物流金融业务类型 | 第22-23页 |
2.3 ZY物流公司物流融资模式 | 第23-27页 |
2.3.1 存货质押监管-输出监管模式 | 第24-25页 |
2.3.2 海陆仓-内贸组合模式 | 第25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ZY物流公司物流金融融资模式风险识别与评价 | 第28-39页 |
3.1 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类型及其识别 | 第28-34页 |
3.1.1 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 | 第28-29页 |
3.1.2 物流金融系统风险 | 第29-30页 |
3.1.3 信用风险 | 第30-31页 |
3.1.4 质押物存货变现风险 | 第31页 |
3.1.5 操作风险 | 第31-34页 |
3.2 物流金融融资模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4-38页 |
3.2.1 构建风险评价模型 | 第34-35页 |
3.2.2 运用 1—9 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 | 第35-36页 |
3.2.3 风险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| 第36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ZY物流公司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控制 | 第39-53页 |
4.1 风险战略控制 | 第39-42页 |
4.1.1 加强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及沟通协调 | 第39-40页 |
4.1.2 组建金融控股公司 | 第40页 |
4.1.3 建立与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| 第40-41页 |
4.1.4 合理分散转移风险 | 第41页 |
4.1.5 事前规范合同操作守则 | 第41-42页 |
4.2 物流公司日常运营操作风险控制 | 第42-46页 |
4.2.1 完善准入风险体系 | 第42-43页 |
4.2.2 设计物流金融监管流程 | 第43-45页 |
4.2.3 加强内控规章制度建设 | 第45-46页 |
4.2.4 建立健全监管人员奖惩机制 | 第46页 |
4.3 质押物风险控制 | 第46-50页 |
4.3.1 质押物价值评估 | 第47-48页 |
4.3.2 质押率计算 | 第48-50页 |
4.4 事后风险应急控制 | 第50页 |
4.5 信息技术应用-物联网技术 | 第50-51页 |
4.5.1 物联网产生背景 | 第50-51页 |
4.5.2 技术原理 | 第51页 |
4.5.3 技术应用 | 第5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ZY物流公司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识别、评价与控制实践 | 第53-60页 |
5.1 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操作实践 | 第53-56页 |
5.1.1 风险识别的操作实践 | 第53页 |
5.1.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| 第53-56页 |
5.2 风险控制与管理实践 | 第56-59页 |
5.2.1 质押物价格风险控制实践 | 第56-59页 |
5.2.2 合规风险控制与实践 | 第59页 |
5.2.3 信用风险控制与实践 | 第5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60-61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