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铈锆铝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前言第9-17页
    1.1 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汽车尾气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汽车尾气控制技术及三效催化剂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三效催化剂储氧性能评价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储氧材料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储氧材料的作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储氧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热处理对CZ固溶体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 1.4 CZ固溶体的掺杂改性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论文的选题依据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论文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7-24页
    2.1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所用的试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储氧材料的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CZ-T系列样品的制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Pd/CZ-T系列样品的制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Pd/CZ-900-t系列材料的制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4 Pd/CZ-960-t系列材料的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氧化铝材料的制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氧化铝的合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LBA-T系列样品的制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Pd/LBA-600-T系列样品的制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Pd/LAB-960-t系列样品的制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CZA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Pd/CZA-X-600的制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Pd/CZA-600-T制备第21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的表征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CO脉冲化学吸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H_2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储氧量(OSC)的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3-24页
第三章 储氧材料热稳定性能考察第24-5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3.2 焙烧温度对CZ载体的影响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焙烧温度对CZ载体织构性能的影响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Z-T载体的物相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Z-T载体的还原性能考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CZ-T载体的SEM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3.3 焙烧温度对Pd/CZ催化剂的影响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d/CZ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d/CZ-T-1050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考察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d/CZ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分散度第33-35页
    3.4 Pd/CZ-900的热稳定性考察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焙烧时间对Pd/CZ-900催化剂织构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焙烧时间的Pd/CZ-900催化剂物相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Pd/CZ-900-t催化活性与分散度第38-40页
    3.5 P/CZ-960的热稳定性考察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焙烧时间对Pd/CZ-960催化剂织构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Pd/CZ-960-t的物相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Pd/CZ-960-t样品的扫描电镜(SEM)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Pd/CZ-960-t样品还原性能考察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Pd/CZ-960-t催化活性与分散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静态储氧能力(OSC)第47-4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 氧化铝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考察第50-6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4.2 焙烧温度对LBA载体的影响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焙烧温度对LBA载体织构性能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LBA-T样品的物相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3 焙烧温度对Pd/LBA-600样品的影响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d/LBA-600-T样品织构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d/LBA-600-T系列样品的物相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Pd/LBA-600-T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考察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d/LBA-600-T系列样品的活性与分散度第57-58页
    4.4 Pd/LBA-960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考察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焙烧时间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d/LBA-960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五章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热稳定性能考察第62-7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2页
    5.2 不同配比CZA的结构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5.3 Pd/CZA-X-600系列样品的催化活性第64-65页
    5.4 不同温度焙烧的Pd/CZA-600-T催化剂性能考察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Pd/CZA-600-T系列样品的织构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Pd/CZA-600-T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Pd/CZA-600-T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考察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Pd/CZA-600-T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考察第69-70页
    5.5 不同焙烧时间的Pd/CZA-960催化剂性能考察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焙烧时间对Pd/CZA-960-t催化剂织构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Pd/CZA-960-t的物相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Pd/CZA-960-t样品还原性能考察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Pd/CZA-960-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不同载体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六章 结论第77页
论文的不足之处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个人简历第86-87页
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固体碱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研究
下一篇:调节配体断裂C-S键设计合成尺寸可控的硫化银纳米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