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9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口腔抗炎药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野菊花总黄酮的概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 野菊花总黄酮的提取技术 | 第15页 |
1.3.2 野菊花总黄酮的作用 | 第15-17页 |
1.4 PLGA微球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4.1 乳化溶剂挥发法 | 第17-18页 |
1.4.2 喷雾干燥法 | 第18页 |
1.4.3 低温喷雾萃取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9-23页 |
2.1 材料和仪器 | 第19页 |
2.1.1 实验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19页 |
2.1.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9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9-23页 |
2.2.1 TFC/PLGA微球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2.2.2 TFC/PLGA微球形态 | 第20页 |
2.2.3 总黄酮标准曲线的制定 | 第20-21页 |
2.2.4 TFC/PLGA微球包封率的测定 | 第21页 |
2.2.5 TFC/PLGA微球的体外释放实验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23-29页 |
3.1 总黄酮标准曲线 | 第23页 |
3.2 不同条件对TFC/PLGA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| 第23-26页 |
3.2.1 初乳搅拌速度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3.2.2 PVA浓度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| 第24页 |
3.2.3 投料比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3.2.4 重复性实验 | 第25-26页 |
3.3 优化后微球形态观察及粒径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4 微球体外释放的结果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9-3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43页 |
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