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.中国画人物画关于“节”的内涵 | 第9页 |
2.中国画人物画关于“节”的认知 | 第9-14页 |
2.1“节”之内涵的历史体现和实践意义 | 第9-11页 |
2.1.1“节”的历史体现 | 第9-10页 |
2.1.2“节”的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2.2.“节”的器质性体现与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| 第11-12页 |
2.2.1 绘画艺术作品之“节”是视觉第一位 | 第11页 |
2.2.2 绘画艺术作品之“节”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| 第11-12页 |
2.3.“节”为传承正道 | 第12-13页 |
2.4.无“节”即无规矩 | 第13-14页 |
2.4.1 有“节”则有规矩 | 第13页 |
2.4.2 无“节”则乱象混杂 | 第13-14页 |
3.十幅传统古典人物画作品中关于“节”的体现 | 第14-23页 |
3.1.“节”之作品与作者品格体现 | 第14-15页 |
3.2.“节”之画可画之人,记录追求美好 | 第15-17页 |
3.3.“节”之画可画之精神,如实记录中正平和 | 第17-21页 |
3.4.“节”之新理念灵魂与骨架关系 | 第21-23页 |
3.4.1 高技术就是骨架之“节” | 第21-22页 |
3.4.2 正道就是灵魂之“节” | 第22页 |
3.4.3 表里如一“节”则可净 | 第22-23页 |
4.“节”的社会性功能 | 第23-25页 |
4.1.“节”是居安思危 | 第23页 |
4.2.“节”是切身修行之践行 | 第23-24页 |
4.3.“节”是艺术家作品之责任和担当 | 第24-25页 |
结论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7页 |
致谢 | 第27-28页 |
附录 | 第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