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无功功率分布对配电网的影响 | 第11-16页 |
1.2.1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 | 第13-14页 |
1.2.2 配电网无功/电压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电力系统有功/无功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本文的工作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基于小生境蝙蝠算法的配电网无功/电压控制 | 第19-33页 |
2.1 配电网无功/电压优化控制数学模型 | 第19-23页 |
2.1.1 配电网年电能损耗模型 | 第19页 |
2.1.2 无功补偿设备投入费用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1.3 电压控制惩罚项 | 第21页 |
2.1.4 主函数及约束条件 | 第21-23页 |
2.2 模型求解方法-改进小生境蝙蝠算法 | 第23-26页 |
2.2.1 蝙蝠算法 | 第23-24页 |
2.2.2 小生境技术 | 第24-25页 |
2.2.3 小生境蝙蝠算法的改进与步骤 | 第25-26页 |
2.3 改进小生境蝙蝠算法在无功/电压控制中的应用 | 第26-28页 |
2.4 算例分析—IEEE-33节点配电网络 | 第28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基于功率耦合灵敏度关系的电压调控策略 | 第33-48页 |
3.1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3.1.1 DG注入功率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1.2 DG出力波动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1.3 实例分析-DG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2 配电网节点对有功/无功注入功率的电压灵敏度矩阵 | 第37-39页 |
3.3 结合功率耦合灵敏度分析的电压控制策略 | 第39-41页 |
3.4 算例分析 | 第41-47页 |
3.4.1 IEEE-14节点配电系统 | 第41-43页 |
3.4.2 IEEE-33节点配电系统 | 第43-4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含DG配电网的日间多时段有功/无功协同控制 | 第48-66页 |
4.1 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类型 | 第48-52页 |
4.1.1 风力发电系统 | 第48-49页 |
4.1.2 光伏发电系统 | 第49-50页 |
4.1.3 电池储能装置 | 第50-52页 |
4.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处理 | 第52-56页 |
4.2.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| 第52-54页 |
4.2.2 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的DEA模型 | 第54-55页 |
4.2.3 多目标函数的线性加权转化 | 第55-56页 |
4.3 配电网有功/无功协调优化数学模型 | 第56-58页 |
4.3.1 决策变量 | 第56页 |
4.3.2 约束条件 | 第56-58页 |
4.4 改进小生境蝙蝠算法在配电网有功/无功协调优化中的实现 | 第58-59页 |
4.5 PCA-DEA评价 | 第59-60页 |
4.6 算例分析-IEEE-69节点配电系统 | 第60-64页 |
4.6.1 算例基本参数 | 第60-61页 |
4.6.2 子目标权重决策单元评价 | 第61-62页 |
4.6.3 算例结果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4-75页 |
附录B IEEE-14、IEEE-33、IEEE-69节点配电系统参数 | 第75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