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大国雁阵模式下产业集聚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0 引言第11-20页
    0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0.2 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2.3 比较优势、产业集聚与雁阵模式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0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0.4 研究的主要创新第18-20页
1 大国雁阵模式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第20-29页
    1.1 比较优势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第20-22页
    1.2 大国雁阵模式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分析框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大国雁阵模式的形成基础: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大国雁阵模式的形成路径:产业集聚、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大国雁阵模式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第27页
    1.3 大国雁阵模式下的我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27-28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2 我国雁阵模式的形成基础: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异第29-36页
    2.1 我国东、中、西部制造业集聚发展现状第29-31页
    2.2 我国雁阵模式形成基础的实证检验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指标设定、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制造业集聚增长效应的模型设定与系统GMM方法选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增长效应第34-3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3 我国雁阵模式的形成路径:产业集聚、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36-43页
    3.1 我国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测度第36-38页
    3.2 我国雁阵模式形成路径的实证检验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指标设定、数据处理与计量模型的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、制造业集聚与扩散第39-42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4 我国雁阵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动力机制第43-50页
    4.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4.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第46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5 结论与政策含义第50-53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0页
    5.2 政策含义第50-52页
    5.3 研究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个人简历第58-5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丸植—多肉植物品牌形象推广设计研究
下一篇:金融发展对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