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论文

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. 引言第11-19页
    1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碎石桩复合地基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碎石桩的理论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碎石桩的有限元研究第16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2.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第19-28页
    2.1 Plaxis软件简介第19页
    2.2 岩土本构模型介绍第19-20页
    2.3 各模型参数的确定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摩尔库仑(MC)模型参数的选取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硬化土模型参数第26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3. 中石化大型浮顶储油罐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8-39页
    3.1 工程概况第28-30页
    3.2 振冲碎石桩的简化与等效第30-31页
    3.3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31页
    3.4 油罐沉降标准第31-34页
    3.5 几何模型和荷载第34-35页
    3.6 有限元计算结果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储罐底板沉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罐外地表沉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环墙沉降第37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4. 碎石桩布置范围对复合地基差异沉降的影响第39-44页
    4.1 碎石桩长桩布置范围第39-40页
    4.2 碎石桩中桩布置范围第40-4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5. 储罐群复合地基差异沉降有限元数值分析第44-55页
    5.1 工程概况第44-45页
    5.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振冲碎石桩的简化与等效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几何模型和荷载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单个罐体沉降有限元数值分析(以T-1为例)第47页
    5.4 罐群地基沉降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方法1(两罐同时充水)加载沉降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方法2(T-1罐先充水)加载沉降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方法3(T-2罐先充水)加载沉降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三种加载方法沉降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6. 结论与建议第55-57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个人简历第61页
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临沂市名仕雅苑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
下一篇:砌体砂浆强度检测的原位拔出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