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--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

黄芩黄酮环烷胺醇Mannich碱衍生物结构设计与活性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10-11页
1 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1.1 活性淋巴细胞的致病性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活化淋巴细胞参与癌症及癌症相关的慢性炎症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CD4+T淋巴是AIDS中炎症反应的关键调控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活性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活化淋巴细胞的清除第14页
    1.3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与诱导活化淋巴细胞的凋亡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 黄芩黄酮先导化合物的制备第16-23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药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仪器第17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黄芩黄酮的制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聚酰胺薄层检查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8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黄芩素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汉黄芩素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木蝴蝶素-A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去甲汉黄芩素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野黄芩素第21-22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2-23页
3 黄芩黄酮环烷胺醇Mannich碱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第23-38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药品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仪器第24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黄芩黄酮环烷胺醇Mannich碱衍生物的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聚酰胺薄层检查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HPLC-UV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2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黄芩素哌啶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黄芩素脯氨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汉黄芩素脯氨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木蝴蝶素脯氨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野黄芩素脯氨醇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野黄芩素羟乙哌嗪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去甲汉黄芩素脯氨醇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去甲汉黄芩素羟乙哌嗪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白杨素双哌啶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白杨素双脯氨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1 白杨素双羟乙哌嗪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7-38页
4 黄芩黄酮环烷胺醇Mannich碱衍生物活性淋巴细胞内H_2O_2的影响第38-52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动物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药品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仪器第40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细胞培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淋巴细胞的激活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药物与探针配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活性氧探针定性实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活性氧探针检测细胞内ROS试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酶标仪荧光强度检测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荧光呈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抗体检测第42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淋巴细胞的激活与培养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PF1方法的建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BA-j选择性提高活性淋巴细胞内H_2O_2浓度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黄芩黄酮环烷醇Mannich碱衍生物活性筛选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BA-j调控细胞内ROS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BA-j抑制PBMCs被激活成为活性淋巴细胞第5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0-52页
结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60页
附图第60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重信号放大策略用于循环microRNA的检测研究
下一篇:糖肝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(湿热困脾证)的疗效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