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进入模式与国际化程度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1-13页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第13-27页
    2.1 我国银行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银行体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银行国际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银行绩效概念与衡量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2.2 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概念与研究综述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一般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模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研究综述第21-24页
    2.3 银行国际化程度概念与研究综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际化程度的概念与衡量指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际化程度对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第25-26页
    2.4 研究评述第26-27页
第3章 现状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3.1 我国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现状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跨国新建投资的情况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跨国并购的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我国银行国际化程度的现状第31-35页
第4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5-41页
    4.1 理论基础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内部化理论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交易成本理论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规模经济理论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范围经济理论第36-37页
    4.2 研究假设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国际化进入模式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假设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国际化程度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假设第39页
    4.3 研究模型第39-41页
第5章 实证分析第41-55页
    5.1 银行绩效评价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银行绩效评价理论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银行绩效度量结果与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5.2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面板数据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变量度量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51-55页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5-58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5页
    6.2 提出建议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国家层面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银行层面第56-57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吉林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企业化改制下省TJ院财务管理转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