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模式与国际化程度对我国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| 第13-27页 |
2.1 我国银行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2.1.1 银行体系 | 第13-14页 |
2.1.2 银行国际化 | 第14-15页 |
2.1.3 银行绩效概念与衡量方法 | 第15-17页 |
2.2 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概念与研究综述 | 第17-24页 |
2.2.1 一般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2.2 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 | 第18-21页 |
2.2.3 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研究综述 | 第21-24页 |
2.3 银行国际化程度概念与研究综述 | 第24-26页 |
2.3.1 国际化程度的概念与衡量指标 | 第24-25页 |
2.3.2 国际化程度对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 | 第25-26页 |
2.4 研究评述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现状分析 | 第27-35页 |
3.1 我国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现状 | 第27-31页 |
3.1.1 跨国新建投资的情况 | 第27-30页 |
3.1.2 跨国并购的情况 | 第30-31页 |
3.2 我国银行国际化程度的现状 | 第31-35页 |
第4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35-41页 |
4.1 理论基础 | 第35-37页 |
4.1.1 内部化理论 | 第35页 |
4.1.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| 第35-36页 |
4.1.3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36页 |
4.1.4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36页 |
4.1.5 范围经济理论 | 第36-37页 |
4.2 研究假设 | 第37-39页 |
4.2.1 国际化进入模式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假设 | 第37-39页 |
4.2.2 国际化程度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假设 | 第39页 |
4.3 研究模型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实证分析 | 第41-55页 |
5.1 银行绩效评价 | 第41-48页 |
5.1.1 银行绩效评价理论 | 第41-44页 |
5.1.2 银行绩效度量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8页 |
5.2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| 第48-55页 |
5.2.1 面板数据模型 | 第48-49页 |
5.2.2 变量度量 | 第49-51页 |
5.2.3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5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55-5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5页 |
6.2 提出建议 | 第55-57页 |
6.2.1 国家层面 | 第55-56页 |
6.2.2 银行层面 | 第56-57页 |
6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