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局部字典的残缺指纹方向场重建算法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社会需求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残缺指纹识别技术存在的挑战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第16-17页
第2章 残缺指纹方向场重建方法适应性分析及本文发展的思路第17-33页
    2.1 指纹方向场基本概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脊线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局部脊线方向及指纹方向场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残缺指纹方向场重建算法分析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梯度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梯度的方向场提取及其正则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向场估计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基于二维傅里叶展开的方向场估计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基于全局字典的方向场估计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基于局部字典的方向场估计第31页
    2.3 本文发展的思路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改进的基于局部字典的残缺指纹方向场重建算法第33-55页
    3.1 线下学习及残缺指纹方向场的局部字典构建第3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残缺指纹方向场块初始学习样本的生成和采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指纹原型方向场块在指纹图像中的位置分布估计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残缺指纹方向场局部字典的构建第45-48页
    3.2 基于局部字典的残缺指纹方向场的线上重建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残缺指纹姿态估计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字典查询及候选方向场块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上下文的重建方向场块选取、滤波及残缺指纹方向场的重建第51-53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4章 残缺指纹方向场重建实验、结果及分析第55-63页
    4.1 实验对象及获取第55-57页
    4.2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5.1 本文工作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5.2 今后工作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9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扩展ambient ASM的云计算形式化模型
下一篇:多拥有者标签安全转换协议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