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3固件修复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12页 |
| ·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结构 | 第12-14页 |
| 第2章 USB 概述 | 第14-24页 |
| ·USB 系统的分层 | 第14-18页 |
| ·功能层 | 第14-15页 |
| ·USB 设备层 | 第15-16页 |
| ·USB 总线接口层 | 第16-18页 |
| ·USB 设备请求 | 第18-20页 |
| ·USB 驱动 | 第20-24页 |
| ·USBD 初始化 | 第20页 |
| ·USBD 管道使用 | 第20-21页 |
| ·USBD 服务功能 | 第21页 |
| ·USBD 命令接口 | 第21-24页 |
| 第3章 LIBUSB 接口及使用 | 第24-36页 |
| ·libusb 的实现原理 | 第24页 |
| ·libusb 的外部接口 | 第24-28页 |
| ·初始化设备接口 | 第24-25页 |
| ·操作设备接口 | 第25-26页 |
| ·控制传输接口 | 第26-27页 |
| ·块传输接口 | 第27-28页 |
| ·中断传输接口 | 第28页 |
| ·libusb 提供的 IOCTL 调用 | 第28-30页 |
| ·libusb 的使用 | 第30-36页 |
| ·Libusb 编程框架 | 第30-31页 |
| ·Libusb 使用实例 | 第31-36页 |
| 第4章 SDRAM 结构及原理 | 第36-41页 |
| ·SDRAM 的基本结构 | 第36-38页 |
| ·SDRAM 的时序参数 | 第38-39页 |
| ·SDRAM 的内部操作 | 第39-41页 |
| 第5章 TCCTOOL 原理分析 | 第41-53页 |
| ·USB Boot | 第41-44页 |
| ·引导加载程序 | 第41-42页 |
| ·USB 引导模式 | 第42-44页 |
| ·引导参数数据包的格式 | 第44-45页 |
| ·TCCTOOL 工作原理 | 第45-53页 |
| ·枚举设备 | 第46-49页 |
| ·传送引导参数数据包 | 第49-51页 |
| ·传送固件程序 | 第51-53页 |
| 第6章 MP3 固件修复实验过程 | 第53-64页 |
| ·实验环境 | 第53页 |
| ·硬件环境 | 第53页 |
| ·软件环境 | 第53页 |
| ·实验过程 | 第53-63页 |
| ·设备的连接 | 第53-55页 |
| ·固件文件的提取 | 第55-58页 |
| ·Product ID 的获取 | 第58-59页 |
| ·SDCFG 值的获取 | 第59-61页 |
| ·固件修复 | 第61-63页 |
| ·实验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结论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