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冲压机床的自动上下料系统研究与设计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| 1.2.1 冲压装备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2.2 自动送料技术 | 第10-12页 |
| 1.2.3 冲压生产线技术 | 第12-13页 |
| 1.3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1.4 论文组织框架 | 第14-15页 |
| 2 上-下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5-27页 |
| 2.1 原有生产线 | 第15页 |
| 2.2 上下料系统需求 | 第15-16页 |
| 2.3 上下料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16-24页 |
| 2.3.1 拆垛机构设计 | 第17-19页 |
| 2.3.2 涂油定位机构设计 | 第19-22页 |
| 2.3.3 送料机构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2.4 上下料系统生产节拍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2.5 上下料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| 第25-26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3 上下料系统的驱动设计 | 第27-45页 |
| 3.1 拆垛机构液压系统设计 | 第27-30页 |
| 3.1.1 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3.1.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| 第28页 |
| 3.1.3 液压系统关键部件选型 | 第28-30页 |
| 3.2 涂油定位机构气动系统设计 | 第30-36页 |
| 3.2.1 气动系统回路设计 | 第31-34页 |
| 3.2.2 气动系统元件选型 | 第34-36页 |
| 3.3 冲压件真空吸附系统设计 | 第36-38页 |
| 3.3.1 真空吸附回路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3.3.2 真空回路中元件选型 | 第37-38页 |
| 3.4 送料机构交流伺服系统设计 | 第38-44页 |
| 3.4.1 交流伺服系统组成 | 第39页 |
| 3.4.2 交流伺服电机选型 | 第39-42页 |
| 3.4.3 IS620P交流伺服系统设计 | 第42-44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4 冲压件定位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| 第45-57页 |
| 4.1 冲压件定位系统建模 | 第45-51页 |
| 4.1.1 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46-48页 |
| 4.1.2 比例伺服阀的数学模型 | 第48-50页 |
| 4.1.3 位移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| 第50页 |
| 4.1.4 冲压件定位系统传递函数 | 第50-51页 |
| 4.2 本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4.3 冲压件定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| 第52-56页 |
| 4.3.1 基于PID的定位控制策略 | 第52-53页 |
| 4.3.2 基于模糊PID的定位控制策略 | 第53-55页 |
| 4.3.3 冲压件定位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5 上下料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| 第57-72页 |
| 5.1 上下料系统硬件设计 | 第57-62页 |
| 5.1.1 主要元器件的选型 | 第57-59页 |
| 5.1.2 H2U PLC的I/O配置 | 第59-60页 |
| 5.1.3 上下料系统的电路设计 | 第60-62页 |
| 5.2 上下料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| 第62-68页 |
| 5.2.1 原点回归程序设计 | 第63-64页 |
| 5.2.2 手动操作程序设计 | 第64-65页 |
| 5.2.3 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| 第65-67页 |
| 5.2.4 其他程序设计 | 第67-68页 |
| 5.3 IT5070T触摸屏界面设计 | 第68-71页 |
| 5.3.1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68-69页 |
| 5.3.2 人机界面实现 | 第69-71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6 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| 第72-77页 |
| 6.1 电气系统的安装和布线 | 第72-73页 |
| 6.2 关键模块功能测试 | 第73-74页 |
| 6.2.1 交流伺服系统功能测试 | 第73页 |
| 6.2.2 IT5070T触摸屏功能测试 | 第73-74页 |
| 6.3 现场调试 | 第74-75页 |
| 6.3.1 上下料系统控制程序调试 | 第74-75页 |
| 6.3.2 自动上下料系统定位测试 | 第75页 |
| 6.3.3 自动上下料系统运行状况 | 第75页 |
| 6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| 7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| 附录A | 第83-84页 |
| 附录B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