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7-28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2 电力暂态信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9-23页 |
1.2.1 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2.2 发展趋势 | 第22-23页 |
1.3 电力暂态信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3-26页 |
1.4 本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章节安排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的研究 | 第28-49页 |
2.1 动力学模型 | 第28-29页 |
2.2 混沌机理 | 第29-31页 |
2.3 相空间重构 | 第31-43页 |
2.3.1 混沌吸引子 | 第34-37页 |
2.3.2 延迟时间τ | 第37-41页 |
2.3.3 嵌入维数m | 第41-42页 |
2.3.4 分形维数F | 第42-43页 |
2.4 时间序列的参数估算 | 第43-48页 |
2.4.1 相关维数的估算 | 第43-44页 |
2.4.2 Lyapunov指数的定义 | 第44-45页 |
2.4.3 Lyapunov指数的估算 | 第45-4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3章 Duffing振子联合小波检测弱信号的研究 | 第49-72页 |
3.1 Duffing混沌振子的模型 | 第49-51页 |
3.1.1 数学模型 | 第49-50页 |
3.1.2 混沌判据 | 第50-51页 |
3.2 Duffing混沌振子的特性 | 第51-58页 |
3.2.1 轨道结构 | 第51-54页 |
3.2.2 混沌条件 | 第54-55页 |
3.2.3 周期条件 | 第55-58页 |
3.3 小波分析的原理 | 第58页 |
3.4 Duffing振子联合多小波检测的原理 | 第58-62页 |
3.5 小波边缘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| 第62-7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4章 基于动力学及小波分析的暂态信号研究 | 第72-96页 |
4.1 基于小波分析的接地故障信号研究 | 第72-77页 |
4.1.1 线路接地故障仿真 | 第72-73页 |
4.1.2 不同保护方式下的波形分析 | 第73-77页 |
4.1.3 小波能量与保护方式的关系 | 第77页 |
4.2 基于动力学的接地暂态信号研究 | 第77-88页 |
4.2.1 故障信号的动力学特征 | 第77-83页 |
4.2.2 故障信号的相图特征 | 第83-85页 |
4.2.3 Duffing振子检测故障信号 | 第85-86页 |
4.2.4 小波边缘检测识别故障模式 | 第86页 |
4.2.5 现场检验 | 第86-88页 |
4.3 基于动力学的雷击暂态信号研究 | 第88-95页 |
4.3.1 雷击线路仿真 | 第88-91页 |
4.3.2 防雷保护策略 | 第91-9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5章 基于EEMD改进方法的暂态行波研究 | 第96-123页 |
5.1 EMD与EEMD方法的对比 | 第96-101页 |
5.1.1 EMD方法的原理 | 第96-97页 |
5.1.2 EMD方法的不足 | 第97-98页 |
5.1.3 EEMD方法的原理 | 第98-99页 |
5.1.4 EEMD方法的改进 | 第99-101页 |
5.2 暂态行波的传输特性分析 | 第101-110页 |
5.2.1 距离及路径对行波的影响 | 第101-103页 |
5.2.2 阻波器对行波的影响 | 第103-105页 |
5.2.3 暂态行波的定位 | 第105-110页 |
5.3 暂态行波的仿真及解耦 | 第110-113页 |
5.3.1 暂态行波信号的仿真 | 第110-111页 |
5.3.2 暂态行波模量的解耦 | 第111-113页 |
5.4 基于动力学方法的行波降噪研究 | 第113-118页 |
5.4.1 白噪声干扰下行波特征及降噪分析 | 第113-115页 |
5.4.2 脉冲干扰下行波特征及降噪分析 | 第115-116页 |
5.4.3 窄带干扰下行波特征及降噪分析 | 第116-118页 |
5.5 基于EEMD-HHT方法的行波检测研究 | 第118-122页 |
5.5.1 基于EMD-HHT方法的波头检测 | 第119-120页 |
5.5.2 基于EEMD-HHT方法的波头检测 | 第120-121页 |
5.5.3 现场检验 | 第121-12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23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37页 |
附录A 论文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| 第137-139页 |
致谢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