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(一) 实证研究法 | 第16页 |
(二) 比较研究法 | 第16页 |
(三) 文献研究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农村社区矫正概述 | 第17-24页 |
一、社区矫正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农村社区矫正的概念 | 第18-22页 |
(一) 农村社区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(二) 农村社区的特征 | 第19-22页 |
(三) 农村社区矫正的概念 | 第22页 |
三、开展农村社区矫正的优势 | 第22-24页 |
(一) 传统文化留存度高 | 第23页 |
(二) 人际关系密切 | 第23页 |
(三) 更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 | 第24-37页 |
一、绵阳市Z县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 | 第24-29页 |
(一) 绵阳市Z县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4-29页 |
二、宜宾市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 | 第29-37页 |
(一) 宜宾市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9-35页 |
(二) 宜宾市农村社区矫正成效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面临的困境 | 第37-46页 |
一、矫正项目单一 , 矫正队伍严重不足 | 第37-38页 |
二、农村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机关缺乏紧密的衔接机制 | 第38-40页 |
(一) 司法所与公安机关的配合与接有待加强 | 第38-39页 |
(二) 司法所与法院的配合与衔接有待加强 | 第39页 |
(三) 司法所与检察院之间的衔接有待加强 | 第39-40页 |
三、农村社区服刑人员监管难度大、帮困扶助难 | 第40页 |
四、社区矫正依附于政府推动 , 缺乏主导性 | 第40-41页 |
五、农村社区矫正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模式阶段 | 第41-42页 |
六、政府购买服务不足 | 第42-43页 |
七、收监执行难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| 第46-59页 |
一、完 善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管理体制 ,构 建科学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 | 第46-49页 |
二、加强农村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, 引入政府购买服务 | 第49-50页 |
三、建立农村社区矫正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 | 第50-51页 |
四、全面开展异地托管制度 | 第51-52页 |
五、强化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 | 第52-53页 |
六、积极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 | 第53页 |
七、创新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 | 第53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附件 | 第66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