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玉米秸秆酶解残渣中木素的分离、改性及对Cu2+的吸附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酶解残渣概述第13页
    1.2 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酶解木素的利用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酶解木素的结构和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酶解木素的改性及利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改性木素在重金属污染中的研究与应用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改性木素在治理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-19页
第二章 酶解残渣中木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表征第19-41页
    2.1 实验部分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酶解木素的分离提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组分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结构表征第22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22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酶解木素分离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酶解木素分离提取的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酶解木素的组分结果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酶解木素的红外结果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酶解木素的核磁结果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酶解木素的热重结果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酶解木素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 酶解木素的两步法改性合成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及其表征第41-58页
    3.1 实验部分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酶解木素两步法改性合成二乙烯三胺基木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分析与检测第43-44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4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酶解木素两步法改性合成二乙烯三胺基木素的结果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的元素结果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的热重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的Py-GC/MS结果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56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四章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对Cu~(2+)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8-75页
    4.1 实验部分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对Cu~(2+)吸附效果的研究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对Cu~(2+)的等温吸附模型研究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对Cu~(2+)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分析与检测第60-61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6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吸附条件下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对Cu~(2+)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温度下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对Cu~(2+)的等温吸附的影响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XPS结果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二乙烯三胺基木素吸附Cu~(2+)的机理初探第7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结论第75-76页
    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76页
    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附件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黑液提取率对浆料残留污染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数据驱动的造纸废水SBR处理过程的故障诊断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