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标管理视域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--以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为例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核心概念 | 第12-15页 |
1.2.1 目标管理 | 第12-13页 |
1.2.2 政府绩效评估 | 第13-14页 |
1.2.3 “三亮”行动 | 第14-15页 |
1.3 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| 第17-29页 |
2.1 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1.1 目标管理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2 绩效评估理论 | 第18页 |
2.1.3 责任政府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文献综述 | 第19-29页 |
2.2.1 关于目标管理的研究 | 第19-22页 |
2.2.2 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 | 第22-26页 |
2.2.3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 | 第26-28页 |
2.2.4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| 第28-29页 |
3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的现状 | 第29-43页 |
3.1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的发展情况 | 第29-30页 |
3.2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的主要内容 | 第30-37页 |
3.2.1 设定目标 | 第30-31页 |
3.2.2 定义目标 | 第31-33页 |
3.2.3 制定工作计划 | 第33-34页 |
3.2.4 追踪进展 | 第34页 |
3.2.5 评估进展 | 第34-36页 |
3.2.6 提供反馈 | 第36-37页 |
3.3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的成效 | 第37-43页 |
3.3.1 满意度提高 | 第39-40页 |
3.3.2 政务环境改善 | 第40-41页 |
3.3.3 政府执行力提升 | 第41-42页 |
3.3.4 公职人员积极性得到调动 | 第42-43页 |
4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| 第43-51页 |
4.1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8页 |
4.1.1 目标设定和分解的参与度低 | 第44-45页 |
4.1.2 制度化程度低 | 第45-46页 |
4.1.3 工作计划制定的操作性和规范性弱 | 第46-47页 |
4.1.4 工作追踪和评估方法单一 | 第47-48页 |
4.1.5 结果反馈和运用的“中间断层”现象 | 第48页 |
4.2 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问题的成因 | 第48-51页 |
4.2.1 公职人员的认识误区 | 第48-49页 |
4.2.2 理论研究和运用能力滞后 | 第49页 |
4.2.3 管理水平不高 | 第49-50页 |
4.2.4 政策评估制度不健全 | 第50页 |
4.2.5 相关配套措施没有跟进 | 第50-51页 |
5 完善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的对策 | 第51-57页 |
5.1 重新审视“三亮”行动 | 第51-52页 |
5.2 加强制度化建设 | 第52-53页 |
5.3 评估流程“再造” | 第53-54页 |
5.4 多元参与与公众导向 | 第54页 |
5.5 评估方法综合化 | 第54-55页 |
5.6 结果反馈和结果运用充分化 | 第55-57页 |
6 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一:德清县“三亮”行动调查问卷 | 第62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