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概念界定 | 第12-15页 |
一、资本市场流动性 | 第12-13页 |
二、做市商交易制度 | 第13-14页 |
三、协议转让交易制度 | 第14页 |
四、真实盈余管理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一、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相关文献研究 | 第15-19页 |
二、股票流动性与公司治理的文献研究 | 第19-21页 |
三、流动性、代理成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文献研究 | 第21-22页 |
四、文献述评 | 第22-23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二、创新点 | 第24页 |
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24-27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二、论文框架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分析 | 第27-34页 |
第一节 相关理论的概述 | 第27-29页 |
一、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7页 |
二、发声——退出机制理论 | 第27-29页 |
三、有效市场理论 | 第29页 |
第二节 理论分析 | 第29-34页 |
一、流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 | 第30-31页 |
二、流动性与代理成本的理论分析 | 第31-32页 |
三、代理成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分析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股票流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——基于新三板挂牌公司经验证据 | 第34-50页 |
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| 第34页 |
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变量的定义与设计 | 第36-40页 |
一、被解释变量 | 第36-38页 |
二、解释变量 | 第38页 |
三、控制变量 | 第38-40页 |
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 | 第40-43页 |
一、关于假设一所涉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| 第40-41页 |
二、关于假设二所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1-43页 |
第五节 样本T检验 | 第43页 |
第六节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一、关于假设一所涉及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二、关于假设二所涉及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| 第44页 |
第七节 回归分析 | 第44-48页 |
第八节 稳健性检验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50-53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0页 |
第二节 对策建议 | 第50-52页 |
一、鼓励更多企业转为做市交易,提高市场流动性 | 第51页 |
二、完善新三板的市场机制,充分发挥做市商制度的效用 | 第51页 |
三、增加做市商数量,提高做市质量 | 第51页 |
四、充分发挥市场外部监管,降低代理成本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文章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