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氨氮废水的危害性 | 第11页 |
1.2 氨氮去除机理及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2.1 脱氮机理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1.2.2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 曝气生物滤池研究进展 | 第15-21页 |
1.3.1 曝气生物滤池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1.3.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应用概况 | 第16-17页 |
1.3.3 不同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及挂膜方式研究动态 | 第17-20页 |
1.3.4 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特性研究动态 | 第20-21页 |
1.4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1.4.1 选题目的 | 第21-22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3-24页 |
2 试验部分 | 第24-31页 |
2.1 试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4-26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2.1.2 试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1.3 试验试剂 | 第26页 |
2.2 核桃壳吸附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试验 | 第26-27页 |
2.2.1 吸附动力学 | 第26-27页 |
2.2.2 pH、Na~+、Cr~(3+)对吸附的影响 | 第27页 |
2.3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试验 | 第27-29页 |
2.3.1 试验装置 | 第27-28页 |
2.3.2 活性污泥的培养 | 第28页 |
2.3.3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 | 第28-29页 |
2.4 三种BAF的对比试验 | 第29页 |
2.4.1 不同氨氮浓度的对比 | 第29页 |
2.4.2 不同气水比的对比 | 第29页 |
2.4.3 不同水力负荷的对比 | 第29页 |
2.5 三种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生物化学特性对比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5.1 沿程化学参数测定 | 第29页 |
2.5.2 沿程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2.5.3 沿程滤料生物膜及生物相形态变化研究 | 第30页 |
2.5.4 核桃壳、陶粒填料BAF沿程滤料的表观变化情况 | 第30-31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56页 |
3.1 核桃壳对氨氮吸附性能的试验结果 | 第31-36页 |
3.1.1 吸附动力学 | 第31-32页 |
3.1.2 吸附等温线 | 第32-34页 |
3.1.3 pH、Na~+、Cr~(3+)对吸附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2 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试验 | 第36-42页 |
3.2.1 三种填料挂膜启动时表观微生物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3.2.2 启动期间CODcr的去除效果对比 | 第37-38页 |
3.2.3 启动期间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 | 第38-39页 |
3.2.4 启动期间pH、DO的变化规律 | 第39-41页 |
3.2.5 启动期间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变化 | 第41-42页 |
3.3 三种BAF的对比试验 | 第42-45页 |
3.3.1 不同氨氮浓度的对比 | 第42-43页 |
3.3.2 不同气水比的对比 | 第43-44页 |
3.3.3 不同水力负荷的对比 | 第44-45页 |
3.4 三种填料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生物化学特性对比研究 | 第45-50页 |
3.4.1 CODcr随沿程高度变化研究 | 第45-46页 |
3.4.2 氨氮随沿程高度变化研究 | 第46-47页 |
3.4.3 pH随沿程高度的变化研究 | 第47-48页 |
3.4.4 生物膜量随沿程高度的变化研究 | 第48-50页 |
3.5 沿程核桃壳、陶粒滤料生物膜及生物相形态变化研究 | 第50-56页 |
3.5.1 核桃壳滤料附着生物膜变化情况 | 第50-51页 |
3.5.2 生物相形态变化研究 | 第51-53页 |
3.5.3 核桃壳BAF填料表面形态变化研究 | 第53-55页 |
3.5.4 陶粒填料BAF填料表面形态变化研究 | 第55-56页 |
4 结论与建议 | 第56-58页 |
4.1 结论 | 第56页 |
4.2 创新点 | 第56-57页 |
4.3 展望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