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碳排放峰值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2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| 第14-19页 |
2.1 系统动力学概述及特点 | 第14页 |
2.2 系统动力学原理与建模步骤 | 第14-18页 |
2.2.1 因果回路图 | 第14-15页 |
2.2.2 系统流图 | 第15-16页 |
2.2.3 建模步骤 | 第16-18页 |
2.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性 | 第18-19页 |
3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碳排放现状 | 第19-38页 |
3.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| 第19-24页 |
3.1.1 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| 第19页 |
3.1.2 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 | 第19-24页 |
3.2 能源消费现状 | 第24-29页 |
3.2.1 能源消费概况 | 第24-27页 |
3.2.2 分部门能源消费情况 | 第27-28页 |
3.2.3 各地市能源消费情况 | 第28-29页 |
3.3 碳排放现状 | 第29-38页 |
3.3.1 温室气体清单碳排放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3.2 能源消耗碳排放分析 | 第33-38页 |
4 河南省碳排放峰值模型构建及分析 | 第38-90页 |
4.1 系统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2 模型构建 | 第39-86页 |
4.2.1 工业碳排放子系统 | 第40-51页 |
4.2.2 商用和民用碳排放子系统 | 第51-61页 |
4.2.3 交通运输碳排放子系统 | 第61-72页 |
4.2.4 农业和土林碳排放子系统 | 第72-86页 |
4.3 模型分析 | 第86-90页 |
5 河南省碳排放峰值模型情景分析 | 第90-97页 |
5.1 情景设计 | 第90-91页 |
5.2 能耗和排放对比分析 | 第91-94页 |
5.3 综合对比分析 | 第94-97页 |
6 结论和展望 | 第97-100页 |
6.1 结论 | 第97页 |
6.2 建议 | 第97-99页 |
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99-10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