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方之星”沉船事件中的媒介呈现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6页 |
1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2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(1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(2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3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二、从媒体类别看:全媒体的大事 | 第16-25页 |
1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频共振 | 第16-19页 |
(1) 数据总瞰 | 第16-18页 |
(2) 媒体细析 | 第18-19页 |
2、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齐头并进 | 第19-21页 |
(1) 中央媒体高屋建瓴 | 第19-20页 |
(2) 地方媒体积极响应 | 第20-21页 |
3、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异曲同工 | 第21-25页 |
(1) 官方和非官方媒体都姓党 | 第21-22页 |
(2) “编码与解码”看异同 | 第22-25页 |
三、从报道主体看:政府与民众兼顾 | 第25-31页 |
1、“网民产生新闻” | 第25-28页 |
(1) 网民影响议程 | 第25-26页 |
(2) 回应网民质疑 | 第26-28页 |
2、媒体聚焦民间救援 | 第28-31页 |
(1) “黄丝带”成报道亮点 | 第28-29页 |
(2) 救人英雄成报道热点 | 第29-31页 |
四、从学界理论看:传播学的反哺 | 第31-47页 |
1、真实传播 | 第31-38页 |
(1) 舆论格局变化挑战真实性 | 第31-33页 |
(2) 真实性的体现 | 第33-38页 |
2、善意传播 | 第38-43页 |
(1) 报道形式中的人文关怀 | 第39-40页 |
(2) 报道内容中的人文关怀 | 第40-43页 |
3、知识传播 | 第43-47页 |
(1) 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传播 | 第43-44页 |
(2) 知识传播的体现 | 第44-47页 |
五、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