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思想的接受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15页 |
一、宋诗话中杜甫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宋诗话对杜甫诗学传统的体认 | 第15-36页 |
第一节 集大成:宋诗话对杜甫诗学成就的共识 | 第16-23页 |
第二节 宋诗话对杜甫师友渊源的发现 | 第23-32页 |
一、杜之所得在《骚》 | 第23-25页 |
二、杜诗意度闲雅不减渊明 | 第25-28页 |
三、杜之句法出庾信 | 第28-30页 |
四、杜诗大率宗法《文选》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宋诗话对杜甫诗学传统的继承 | 第32-36页 |
第二章 宋诗话对杜甫人格精神和学识修养的接受 | 第36-53页 |
第一节 宋诗话对杜甫人格精神的体认 | 第36-45页 |
一、忠义感慨忧世愤激 | 第37-42页 |
二、“诗史”特质的彰显 | 第42-45页 |
第二节 宋诗话对诗人学识修养的体认 | 第45-53页 |
一、不读万卷书,不知老杜诗 | 第46-48页 |
二、无一字无来处 | 第48-53页 |
第三章 宋诗话对杜甫创作思想的接受 | 第53-73页 |
第一节 宋诗话对杜甫苦思创作思想的体认 | 第53-57页 |
一、思苦而语奇 | 第53-56页 |
二、诗以意为主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宋诗话对杜甫诗法的接受 | 第57-73页 |
一、句法之学自是一家工夫 | 第58-64页 |
二、以一字为工 | 第64-69页 |
三、文章必谨布置 | 第69-73页 |
第四章 宋诗话对杜诗风格的接受 | 第73-90页 |
第一节 沉郁顿挫语健意深 | 第73-79页 |
一、语峻体健意亦深稳 | 第74-77页 |
二、顿挫高雅 | 第77-79页 |
第二节 浑然天成自然高妙 | 第79-86页 |
第三节 句意含蓄诗意悠长 | 第86-90页 |
结语 | 第90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