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硅酸盐工业论文--陶瓷工业论文--陶瓷制品论文--工业用陶瓷论文

氧化铝陶瓷磨削去除率模型的建立与试验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工程陶瓷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陶瓷简述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工程陶瓷结构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工程陶瓷的应用与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氧化铝陶瓷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氧化铝陶瓷介绍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氧化铝陶瓷的显微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1.3 陶瓷磨削加工技术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效磨削加工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陶瓷精密/超精密磨削加工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陶瓷特种加工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第16-17页
第2章 氧化铝陶瓷磨削机理第17-25页
    2.1 工程陶瓷的磨削模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压痕断裂力学模型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切削加工近似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2.2 陶瓷的材料去除机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脆性去除机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粉末化去除机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延性域去除机理第21-22页
    2.3 陶瓷材微观磨削状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颗金刚石磨粒的最大切削厚度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陶瓷材料的临界切削厚度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氧化铝陶瓷平面磨削试验研究第25-38页
    3.1 氧化铝陶瓷平面磨削试验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原理图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条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正交试验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3.2 试验数据采集与正交试验分析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磨削力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去除率试验数据的换算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比磨削能的计算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试验数据与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3.3 磨削参数对磨削力、比磨削能单因素影响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磨削深度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进给速度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砂轮转速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3.4 不同磨削参数下磨削力和比磨削能随去除率变化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磨削力与材料去除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比磨削能与材料去除率第3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氧化铝陶瓷磨削去除率模型第38-50页
    4.1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饼状凹坑几何尺寸计算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有效磨粒数的计算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单颗磨粒平均法向磨削力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材料去除率模型第41-43页
    4.2 基于Mat lab软件的回归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atlab软件介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线性回归方程建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回归计算与显著性检验第44-47页
    4.3 磨削实验验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磨削深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砂轮转速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进给速度第48-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结论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锂离子电池新型碳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
下一篇:碳纳米管对磷酸铁锂的原位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