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集成控制策略 | 第12-14页 |
1.2.2 电动轮汽车横摆力矩控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电动轮汽车EPS与DYC集成机理 | 第17-29页 |
2.1 EPS与DYC集成系统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2 轮胎特性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| 第18-23页 |
2.3 轮胎纵向力和侧向力的耦合特性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4 电动轮汽车EPS与DYC集成控制机理 | 第25-28页 |
2.4.1 基于EPS与DYC集成的的操纵稳定性控制原理 | 第26-28页 |
2.5 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电动轮汽车EPS与DYC集成控制策略设计 | 第29-48页 |
3.1 电动轮汽车EPS与DYC集成控制策略 | 第29-32页 |
3.1.1 EPS与DYC集成控制策略结构设计 | 第29-30页 |
3.1.2 集成控制策略设计 | 第30-32页 |
3.2 DYC系统设计 | 第32-39页 |
3.2.1 DYC系统控制算法 | 第32-33页 |
3.2.2 滑模变结构理论 | 第33-35页 |
3.2.3 DYC联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| 第35-37页 |
3.2.4 纵向力需求 | 第37-38页 |
3.2.5 DYC分配控制器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3 高速紧急避让工况集成控制方法 | 第39-42页 |
3.3.1 工况识别及状态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2 驾驶员过激操作识别 | 第40-41页 |
3.3.3 EPS协调控制 | 第41-42页 |
3.4 对开路面强制动工况集成控制方法 | 第42-46页 |
3.4.1 工况识别及状态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.2 驾驶员操作识别 | 第43-44页 |
3.4.3 EPS协调控制 | 第44-46页 |
3.5 低附路面大转向工况集成控制方法 | 第46-47页 |
3.6 总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EPS与DYC集成控制联合仿真模型搭建 | 第48-62页 |
4.1 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 | 第48-54页 |
4.1.1 CarSim软件简介 | 第48-49页 |
4.1.2 电动轮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 | 第49-52页 |
4.1.3 轮胎模型 | 第52-54页 |
4.2 控制变量参考模型 | 第54-57页 |
4.3 EPS模型 | 第57-60页 |
4.4 轮毂电机模型 | 第60-61页 |
4.5 总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EPS与DYC集成控制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62-72页 |
5.1 EPS与DYC系统集成控制策略仿真结构 | 第62-63页 |
5.2 EPS与DYC集成控制仿真验证 | 第63-71页 |
5.2.1 高速紧急避让工况 | 第63-66页 |
5.2.2 对开路面强制动 | 第66-68页 |
5.2.3 低附大转向 | 第68-7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2-73页 |
6.2 全文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、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| 第80页 |
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80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
发明专利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