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--以门户网站为视角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三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涵义、作用和理论基础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、原则和内容 | 第17-19页 |
一、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信息公开的原则 | 第18-19页 |
三、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| 第19页 |
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 | 第19-23页 |
一、促进政府服务改革 | 第19-20页 |
二、促进政治公开民主 | 第20-21页 |
三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| 第21-22页 |
四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6页 |
一、公共性理论 | 第23-24页 |
二、知情权理论 | 第24-25页 |
三、人民主权理论 | 第25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黑龙江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| 第27-41页 |
第一节 黑龙江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效 | 第27-32页 |
一、网站栏目设置基本齐全,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| 第28-29页 |
二、公开内容不断拓展,主动公开范围明显扩大 | 第29-30页 |
三、制度环境不断优化,信息公开管理日趋规范 | 第30-31页 |
四、考核监管收到实效,人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| 第31-32页 |
五、创新社会评价机制,第三方评估独立客观 | 第32页 |
第二节 黑龙江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一、公开内容不完整,质量水平低 | 第32-33页 |
二、建设不均衡,设置不统一 | 第33页 |
三、平台运行不稳定,内容空壳化 | 第33-34页 |
四、信息查询不便利、互动不充分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9页 |
一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仍需完善 | 第35-36页 |
二、政府信息公开缺少规范标准 | 第36页 |
三、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监督 | 第36-37页 |
四、工作人员信息公开意识和能力不足 | 第37-38页 |
五、信息公开缺乏畅通的反馈机制 | 第38-3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黑龙江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借鉴与对策 | 第41-60页 |
第一节 典型国家和地区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 | 第41-52页 |
一、美国政府信息公开 | 第41-43页 |
二、日本政府信息公开 | 第43-45页 |
三、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 | 第45-49页 |
四、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 | 第49-52页 |
第二节 黑龙江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 | 第52-59页 |
一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 | 第52-53页 |
二、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 | 第53-55页 |
三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 | 第55-56页 |
四、提升从业人员的信息公开素养 | 第56-57页 |
五、建立回应型信息公开互动反馈机制 | 第57-5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